2018年2月2日,主流币种暴跌约20%,虽说这跌幅在历史上也是很常见的,每个月都会来那么几次,但多数人面对资产损失20%,没能来得及早点做些什么,还是有些着急的。如果不是接到几个朋友的电话和微信,询问暴跌原因,我压根不知道这件事。
那么面对暴跌,我们能做些什么?
其实我不敢给出自己的建议,毕竟,如果我建议朋友们抛,那万一今天又回调了呢?如果我建议不动,那万一今天又跌没50%呢?大家都是成年人,要学自己做决定,并且学会为自己的决定负责。
我只能说出我自己的操作:根本不去管他。
是的,我这样做,会损失一次减少法币损失的机会,也失去了一次赚到更多币的机会(如果我高卖低买,币量就会变多),但我不管他,收获其实也不小:
1,我避免了短线操作可能带来的风险。
2,我收获了稳定的心态和持续的好心情。
3,我能够把更多注意力用在更有价值的事情上,如家庭、学习、健康等。
所以这么看来,还是比较划算的。
我相信我已经做到了币圈人从新韭菜迈向老韭菜的第一步:不要看。
由于我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其他方面,所以行情的变动对我来说,就变得越来越淡了。还是想再次把老猫的六字箴言摆出来,大家一起读:
囤,配置,不要看。
多么简洁的操作方法,但又有多少人,根本做不到呢?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我们总是身不由己的接收过量信息,生怕错过任何与自己有关或者无关的信息。通过学习《财富自由之路》,我相信很多人已经学会了过滤那些与自己无关的信息,但对于与自己有关的,还是生怕错过。而在币圈里,越少操作,越少损失,我们理应适当的学会,错过各种信息,减少干扰,把目光放长远:当一个币种的远期价值一直是增长的,何必要看眼前的涨跌?反过来,如果一个币种的远期价值是亏损的,又何必持有他呢?如果整个数字货币市场都不看好,又何必入场来玩呢?
所以啊,无论短期还是长期来看,不搭理行情,不搭理各类小道消息,都是一种很值得我们普通韭菜不断践行的投资方式。
如果你不能够分辨信息真假,那么干脆不要管他。
我的不动策略,不是因为我懒,毕竟我每天除了得到课程外,还在坚持看书,目前正在看的一本书,叫做《区块链原理设计与应用》,我并不是不关心区块链技术,不关心币圈这些破事儿,但我尽量的少关注那些小道消息,越是看起来私密的各种聊天记录被曝光出来,越是存在庄家配合无良自媒体割韭菜的可能性。
说到自媒体,我们都知道他们的生财之道:炒作。没有话题,就没得可炒作了,所以尽量挖掘话题,吸引眼球,也就是公众注意力,这样才有更多人关注,更多人看他的广告,他才能赚到更多的广告费。相信我,大多数的自媒体,关心的不是信息的真假,而是信息是否有足够吸引眼球的能力;关心的不是韭菜们的死活,关心的是自己的关注量和广告收益。你真的以为自媒体都那么好心,就是为了让你赚更多的钱?当然,不是全部自媒体这样,但至少是大多数的。所以看看就当看娱乐新闻好了。
当然真正重要的信息,还是要自己去挖掘真相,做好判断的。记得上一波的韭菜信息,说是监管层将出台新政策,就感觉21世纪经济报道用词含糊,重点信息一带而过,于是通过多方查找,找信息源,最终找到来自某个小平台的一条快讯,被别有用心的媒体添油加醋,变成了铺天盖地的利空消息,于是行情一波小跌之后,迅速回弹。而最终监管层发布了一个和不发布一样的文件,大概意思就是说:国内的我们都搞定了,国外的我们管不了,你们最好别出去搞,赔了钱别赖我。
对于这样的事情,如果我们过多关注此类信息,并据此作出判断,抛出后等待低位接盘,很可能就再也上不了车了。
在这个碎片化与数据量严重过载的时代,我们的阅读速度也是飞快提高,因此,大多数人失去了“只字不差阅读”的能力,对于一篇知名媒体的报道,我们可能只看个标题就下了定论,往往自然的忽视一些如:“网传XXX”之类的关键词,而是把所谓的传说当作事实,妄下结论,忙着操作,最终亏损。
当实际上,真正的有价值的内幕消息,不会通过这种公开的渠道传播出来,至少如果消息已经通过公开渠道传播出来了,那么你再怎么操作也就晚了。相反的,你倒是可以经常关注一些真正的主流媒体,比如:CCTV,虽然这上面有些消息也不那么准确,但至少,准确的居多。
所以今天说这么多,主要是为了说信息的过滤能力,如果你不具备分辨能力,那么至少对各类报道持怀疑态度,如果你有追根溯源的本事,可以自己去挖掘信息来源,可信度,从而作出更加理智的判断。如果这些你都做不到,干脆,就别管了,只要你笃信在未来,区块链会成为一次全新的技术革命,就可以长期的不要去关注这些事情了。
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更有价值的事情上,而非那些看似与你有关,实际却可能无关甚至会害了你的信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