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1)
还是继续的讨论有关习惯养成的话题,这一篇稍微讨论一下「意志力」和「习惯养成」的关系。
很多人想要养成某些个习惯,结果常常半途而废,然后会把失败原因归结为意志力不够。而他们在培养习惯之初,也常常依赖于个人意志力,相信只要有意志力,诸事都能搞定。
意志力真的那么牛逼么?意志力确实这么牛逼。如果我们有无限的意志力,我们可以做成任何事情。
可惜的是,我们意志力如同沙漠中的雨水一般,其实是少的可怜。而我们每天的生活当中,又有太多的事情,很轻易的就把那仅有的一点意志力给消耗掉。
美国新闻Vox网站发表了一篇文章,提及心理学家对于自控力的最新研究。研究的结论是:人类在抵制诱惑方面,表现都是非常差的。也就是说,人类天生都是意志力不强,不善于控制和坚持的。
于是,我等普通劳苦大众实在无法凭借意志力,让我们坚持养成一个习惯,或者做成一件难度很大的事情。
<br />
(2)
我是笃定不相信意志力的,在我尝试去培养一个习惯时,我常常是在我没有任何意志力的假定前提下进行的。
因为假定我没有意志力,意味着可能因为外在的一些诱惑,或者内在的一些情绪波动,我随时会中断我想要坚持的事情,放弃我要培养的习惯。
所以我会去寻找一些方法,设定一些条件,让自己或者乐意、或者能够、或者不得不去做自己想要坚持的事情。
这里用了几个「或者」描述了我做自己想要做事情的几个不同心理状态,也代表着不同的培养习惯的方法:
1. 「乐意」
把想要坚持做的事情,变成一个自己感兴趣、乐意去做的事情。比如找到其中的巨大而不可抗拒的意义,自己非做不可;或者变成一种类似游戏的模式,自己做的时候,能获得巨大的快乐,从而欲罢不能。
我并没有接触几个意志力真正超强的人。那些看起来意志力强的人,实际上是因为他们并没有把他们要做的事情,当作苦逼坚持的破事情,而是一种充满乐趣、无法自拔的事情。
我们错以为他们在用意志力战斗,根本就不是!他们没有战斗,意志力没有消耗,自然会保持斗志满满。我们学他们一般依赖意志力做事情,纯属邯郸学步。
2. 「能够」
以前提到的「最低门槛」的方法,其实就是一种让我们「能够」每天做要养成习惯目标的方法。
因为我们意志力缺乏,我们要想办法在没有意志力的时候,依然每天能做到要做的事情,只不过事情的标准降到最低而已。这样,起码让我们能够有所持续性。在习惯养成当中,很多时候,不完美地持续要比某一次的做事完美有意义得多。
为了尽可能的「能够」做到要坚持的习惯目标,我们还可以同时采用其他策略,比如:
选择意志力最强的时候,做习惯目标要做的事情,比如早上(一般而言,早上是意志力最强的时候);
每天固定时间,做习惯目标要做的事情,例如读书,可以每天早上7点读半个小时,或者每天晚上10点读半个小时等;
做习惯目标要做的事情之前,尽可能减少做决策、选择,从而减少意志力的消耗,或者减少外在的诱惑
3. 「不得不」
「不得不」的意思是,通过一些方法,制造出来一种情境,在这种情境下,自己不得不去做习惯养成要做的事情,除此外别无选择。
例如可以把自己要养成某个习惯的事情公布于众,让自己承受社交圈子的压力,自己从而不得不去做这个事情。
还有一种「不得不」的策略,那就是让自己「变傻」。怎么变傻呢?其实就是一种别无选择的策略。
例如计划定每天早上7点要读半个小时书,到这个时间,就傻傻的按照计划执行:把书打开,然后去读;读不进去怎么办?啥都不办!读不进去,那就发呆,不允许做其他的事情,直到过了这个既定的时间。
人其实最怕的是空白,时间一久,别无选择的话,就只好做既定要做的事情。
我多数的习惯,都是通过这三类方法培养出来的。这三类方法,对于习惯养成的效果各有不同,其中:
效果最好的是「乐意」,能够让你习惯养成不费吹灰之力,吃着火锅、唱着歌,就把习惯养成了;
其次是「能够」,习惯养成的不是那么容易,好在也不算太痛苦,中规中矩;
至于「不得不」的方法,习惯养成就稍微痛苦一些了,最容易半途而废的往往也是这类方法。
<br />
(3)
回到一开始提到的话题,「意志力」和「习惯养成」有怎样的关系呢?
我的答案是,没有什么关系。
意志力并不能让习惯养成更加容易,过于迷信意志力、过于依赖意志力,往往让习惯养成更容易被中断和放弃。
我们天生就没有多少意志力,我们也天生不擅长于自我控制,不愿意长久坚持一件感觉上不是那么好的事情。我们凭借意志力,能做到的事情着实太少。没办法,天性使然,我们很难与之直面碰撞的。
我们能做的,就是绕开意志力,绕开我们天性的缺陷,寻找到方法,转换战场,用一种曲线救国的方式,做到我们想要做到的事情。
现实中,两点之间,直线未必最短。
<br />
(END)
本文属原创,若让您有所收获,请随手点赞、转发、评论,欢迎关注、打赏。
让我们一起创造价值、分享价值、传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