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的时候和和君七届现场班聚会,两个男生还有我,一个男生回了老家进了事业单位娶了媳妇,一个男生在上海,而我是中途进入的。我们仨一起吃着羊腿,天气灰蒙蒙的,他们俩感慨着时间,感慨着世事变化,感慨着每年的人越来越少。
这样的光景,未免消沉。听着28岁的他们这样感慨,我笑着说:我们要对生活充满希望呀。
他们脸色一收:当然。就这会感慨感慨罢了。
今天和雁行的他们聚会,有的携亲带子,有的孤身奋斗,有的久别重逢,有的素昧平生。全程,我静静得听着,他们调侃着我,我淡淡得笑着,多少这样的场合我更愿意做一个倾听者。等到梓涵出现,我顿时有种时光交错的感觉,他还是那样的熟悉瘦削以及逗逼。
五年没有深入交流,三年没见了,此去经年,那年九龙湖的光景历历在目。我记得我曾经还写了一篇关于他的文章收录在公众号的最开始,我记得那年我们开着摩托车追寻着耳边的疯狂,还有曾经的你若发声我必回应……
带着不同的职业的感觉,我们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有过同样的经历,流着同样的“接受爱,传递爱,风险爱”的价值观;陌生的是,他无法理解我的职业在经历着什么,我无法理解他的职业加着什么样的班。
没有人愿意分享职场上遇到过什么,但看得出来,每个人在自己的岗位和阶段都有自己的困难和迷茫。上海很大,大到未必能够看到我们小小的身影;房子很小,小到未必能够容纳我们大大的梦想。
几乎每个人谈着的都是房子的事情,职业的事情,还有未来的事情。
包括我,掷地有声,又难以免俗。
反而是芳波,还是那番孩子般的模样。做艺术设计的人有时候真的是永远活在孩子的世界呀,单纯天真又非常可爱。她一直在穷游的路上,刚刚回上海半个月,回归组织也回归中国的职场。
6年来去了无数次北京和上海,同一个缘分。
每次去北京几乎都有人去火车站接我或者末了送我到入站口,那个曾经送我的人现在在内蒙古;今天,一群人依然送我到上海站的入站口,我们在旁边的星巴克谈了一些形而上,浅显又意犹未尽——一群孩子,谈什么人生。
深沉是大人的,纯粹是我们的。
就像《无问东西》中的那句:无论你遭遇过什么,请你相信,你始终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