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
偶然间看到这个APP
想着敲点什么文字 本来都会发在空间里加密的 然而空间不知道抽了什么风 日志这种功能似乎被这种快速浏览的趋势逐渐淘汰 加密的功能也时好时坏 姑且先用着这个APP试试看如何
以及不知道这个APP是类似lofter的那种公开分享还是如何 权当这次随笔是尝试
最希望的是写下的东西 只给想看的人看 就很完美了
回归正题
一人行者 其实名字来源于教主的《一人行者》 教主简介里写着 :一人行者,说的也就是我
弹幕里不停的刷着:一人行者,万人追随
不得不说教主的这首歌和洗脑的曲风不同,一个是用重复的旋律让你不停的抖腿,一个是用歌姬唱出自己的心声,这首歌就属于后者了,第一次听就很感动的那种
不过,教主是一人行者,却有万人追随
而天下如草芥般渺小的我,或者我们这类人,便真的是一人行者,无人追随了
或许会说没有那么悲壮,有同学,有远方时刻关心着的家人,等等等等……
是没错,至少身边,并非空无一人,但某种情感上,孤苦伶仃
忽然想半夜折腾写随笔的起因是大早上的rush hour时从异国他乡来的一发微信通话邀请,有些东西,也值得写一写,想一想
电话那边的声音听起来还是蛮憔悴的,虽然感觉这人一直不按套路出牌,但还是有点意外,但也是大概觉得真正遇见什么难题了吧。(也大概是因为坚持晚上1点以后睡早上7点多爬起来上课的人也不多)
讲了些关于现状,笑着说约出去吃饭都约不到人这种,像是社交恐惧症一样。
忽然想起来自己生日那天,其实心态还是蛮炸的,或许有些玻璃心,但其实还是很希望收到那么一句生日快乐。小时候盼着生日,可以满足愿望,至少可以随心所欲的痛痛快快开心一天。如今想想我已经多少年没好好过过生日了呢。高一那年的生日还在19班,9月,开学初,表面上和谁都很熟悉,然而朋友很少,邀请了几个稍微熟络的同学,但成功邀请的也就一共4个?中午在家小聚一下,至少有人一起庆祝,心里也蛮开心的。高二那年的生日,过得凄凄惨惨戚戚,得了面瘫在医院里第一次针灸,脸上疼心里也难过。高三那年的生日,有点记不清了,好像去做了手工巧克力,和一个现在很讨厌的人一起。然后便是大一,在去上海的卧铺上,老妈拿出之前偷偷买的小蛋糕,心里还是暖暖的。这之后便是不久前的19岁生日了,表面上无所谓,无比平凡而忙碌的一天,但只是想有人亲口对我说一句生日快乐就好,очень жаль.晚上的时候姥爷那边打来电话,还是那调皮的语气说了句生日快乐。心中便只剩下了回家,和想家。
想想自己,若是说和人约饭,似乎也没多大把握能约到人罢。
和往前一样,迅速的认识新面孔,不同的是,不再有那么多话想去分享。某种意义上来说,也不比指路的陌生人更熟络到哪里去。打招呼是例行礼貌,评论点赞是社交礼节。聊上两句的人很少,能彻夜长谈的人更是寥寥无几,微信几百号的人,想对着抱怨吐个槽的,也是屈指可数。
不是社交恐惧,只是累了去再一一叙述,交待背景。
一路走来,人脉甚广,所谓知己可能三个五个都数不上。也是蛮失败的,也许这也是成长。
至于谈了些为什么希望找个男、女朋友,大概是希望有人陪着。大概是感同身受了。
忽然的脱单其实不仅身边最亲密的朋友有些措手不及,自己也有些不适应。
想起答应的缘由,大概就是忽然想,有个人关心照顾也蛮好的,加上某种程度上的感觉吊着人家蛮对不起的之类的这种缘由,然后就答应了。现在想想也是挺草率的。
不过走一步看一步,也不去强求什么,处于一种随缘的状态。虽然处理起来一些问题总比单身的时候棘手就是了。
毕竟是群居动物,受不了孤独。
然而异乡的我们,某种程度上的一人行者。
希冀着能有那么至少一个人,既是在身边,又能在心里沟通。所谓的合得来。
求之愈难。
没了再去一点点接触了解,讲述倾听的耐心。
或许这就是成长之后的世界吧,多了些犹豫与不确定。不想讲,也不确定对面想不想听。
一人行者。
题外话
敲完才发现写了些什么玩意
有些想写的没表达出来
姑且就先这样留着吧
之前想学心理也不是一时兴起
所谓医人医己
在这种情况下就显得很突出了
有些无力感
尤其是被倾诉的时候 常常在想 要是有些相关专业知识 会不会提供的帮助更大一些这样的
大概有这么个想法 划上未来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