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周的复盘时间,这周的写作偏离最大,不按常理出牌并不是我的意愿,实属这本书没有可圈可点之处,真的好想问问大家,你们是认真的读完这本书了么?抄下来的读书笔记真的走心对你有用处吗?豆瓣评分8.5分的高分好在哪里?五星好评的人是真的看懂了吗?
看书的时候我也做了一堆的读书笔记,最后也没太懂的样子,废话太多,掩藏了最有用的东西,假装看懂,不然容易丢了自己。
3星,一般,不推荐。(此处纯属个人观点)
1.自身的情况
讲真,没有认真翻开此书之前,我略闻过这本书的威名,以为是一本长技能的书,开始看前面两章的时候,也如同高中时候做笔记那样认认真真记录下每个小标题以及小的知识点,但是越往后看越迷茫,似乎和初衷不一样,以为是自己的理解问题。问了几个书友,大家的反应都是一样的,觉得枯燥无味,看不进去,似乎并没有传受什么how to do sth.更多的是举例之类的废话,往往血肉太多隐藏了真正的骨干。
2.此书中有价值的信息
读出这本书的言外之意,让一本书真正属于你;
做记号,夹书签,摘抄,记录,划重点;
在空白页写下个人索引,或者默写出大纲;
这是一本什么类型的书?讲了什么?怎么讲的?
读者要发现书中隐藏的骨架,好的作者是用艺术的手法将骨架隐藏起来,或者在骨架上添加血肉,不会将一个发育不良的骨架满仓在一堆肥肉里,同样也不会瘦的皮包骨头,让人一眼看穿。血肉匀称,没有松弛的赘肉;
用最简短的文字概括本文的中心思想;
确定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3.本周的写作概况
1篇本书的读书体会:主要围绕读书的目的,方法,评价具体而谈;
2篇列举2016年上半年看过的书,也算是一个总结与回味;
2篇《金瓶梅》书评:也算是边看边写,并不如这本书给人表面的印象,其实背后可挖掘的东西很多,比如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映射等;
1篇杂文:3个简短的小点,也是偶尔脑海中浮现出的一点小火花,或是感慨,或是思考,一闪而过。
4.对一本书的评价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并不是说大家觉得好,但是对我没有用我也随之附和,同理,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看书的方法,并不见得此书中教的方法对于每个人都实用,所以看不下去也没有必要勉强,换一本书看,也是一种进步。
即使是自由写作,也是需要大量的思考,并不见得比写书评和感受来得轻松,所以,找到自己适合的路,喜欢并坚持就是好的,没必要千篇一律,你开心就好。
阿弥陀佛么么哒!愿你明天有好酒好肉好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