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设计是显而易见的、经典的、持久的。通常,我们在设计时需要遵循一些设计原则,这些原则将提醒我们如何设计出更好的产品体验。切记,在设计之初不要让用户思考。
复习:别让用户思考
Steve Krug早在2000年就提出了一些有用的原则,如别让用户思考、简约、注重信息架构的设计和自然的人机交互。这些原则在当下依然是有价值和意义的,用户总是希望“不要让我思考”的原则适用于与我们互动的任何类型的产品(无论是微波炉、电视、智能手机还是汽车等)。
一. 是扫视,不是在阅读
用户在执行任务流时,只关注任务流相关的信息。比如,我们很少记得自己浏览一个页面上的所有内容,为什么?因为大多数的使用场景都是在很快速的完成一件事,或者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用户没有足够的时间和兴趣去全部阅读。
设计原则:
1. 使用大标题 - 内容模块化设计,并添加醒目的标题,以帮助用户快速定位。
2. 保持简短的段落 - 长段落比短段落更难阅读,如果是长段落,切记分开展示。
3. 可使用项目符号与列表 - 内容尽量分条展示,以提升阅读效率。
4. 突出关键词 - 扫视过程可以通过关键词进行定位内容位置,比如加粗、字号、色彩,获取用户的注意力,切记不要过多。
二. 创建有效的视觉层级结构
提供适当的视觉层级结构是扫描页面的设计重点。我们必须明确页面的信息架构、主次关系、用户目标等,谨记2个原则:
1. 优先级较高内容,重点突出 - 最重要的要么更大,要么设计的更大胆,要么特殊的色彩点缀。
2. 逻辑上相关的内容,在视觉上也要保持相关 - 可通过相同的视觉样式或相同的标题下对它们进行分组展示。
三. 遵循用户的行为习惯,降低学习成本
如今,市场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产品,消耗着用户的时间,假如各个产品之间的交互方式都不相同,那用户的学习成本将会很高。
作为设计师,当我们做一些创新性交互设计和体验时,切记遵循用户的行为习惯和认知习惯,来降低用户的学习成本。
四. 图形化可以加速视觉感知
设计师的工作是使内容清晰明了的被用户识别和理解,没有人会愿意读长篇大论的产品说明书,我们的目标梳理信息关系,图示信息展示。
以宜家为例,如果你让一个人组装宜家的一个衣柜,我相信大多数时候都会正确组装。为什么?正常情况下,如果我们面前有一幅清晰的示意图,那么它应该如何组装就很明显了。
五. 用户不在乎你的产品如何运作原理
对大多数用户来说,并不关心你的产品是如何运作的,不是因为他们不聪明而是因为他们不在乎。一旦确定了你的核心功能的用途,他们就很少会使用其他功能了。
以AirPods为例,我的妈妈从来没问过我如何操作或者它的实现逻辑是什么,她知道每当把耳机放在耳朵上它就能自动连接和使用,就是这么简单。
六. 用户不喜欢微妙的暗示
一个设计师同事喜欢给用户制造一些微妙的效果,并添加一些乐趣。但通常情况下用户的生活节奏很快,工作生活压力大,对于工具性的APP来说,用户只想快速的完成任务流而不是微妙的暗示。
比如:你是一名母亲,你的孩子因为想吃冰淇淋而吵闹,你家的狗因为门外的动静而尖叫,而你正在抢火车票,在那个特定的时刻,人们不会对你的微妙暗示表示认可。另一方面,我们应该使用它们,而不代表恶意占有用户的时长。
七. 焦点小组不是可用性测试
焦点小组是一群人围坐在桌子旁讨论一款产品。他们谈论自己对产品的看法,依赖于过去的经验,表达自己对新产品的感受和体验,焦点小组比较适合挖掘用户的需求。
可用性测试是一次观察一个人使用我们的产品。在这种情况下,你要求他们执行特定的操作,以此来判断设计方案是否符合用户的预期和认知。焦点小组强调的是倾听,可用性测试强调的是观察。
八. 避免在产品中加入过多的个人情感判断
很多设计师在设计时,都会觉得说:“我也是一个用户,所以我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我喜欢使用带有______的产品,或者我认为______是不该出现在产品中的。
切记设计师避免加入过多的个人情感判断,应该以用户为中心,以用户的使用场景和目标为判断条件进行设计,如果条件可以,也可以针对设计方案进行用户测试验证。
九. 合理的提出问题
如果你直接这样问:你喜欢下拉菜单吗?它是没有意义的。正确的提问方式:“在xx场景中,下拉菜单以及这些提示是否可能会为产品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
十. 不要让用户思考
我在哪里?
我应该从哪里开始?
他们把ta放在哪里了?
这一页讲的是什么?
他们为什么这么叫?
那是广告还是网站的一部分?
在使用你的产品时,每一个突然出现在我们脑海中的问题,只会增加我们的认知成本,以及分散了用户的注意力。
Welcome Follow me
欢 | 迎 | 关 |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