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小播读书,今天我继续和大家一起共读这本,全面阐述老子道家思想的经典作品:《老子的智慧》。
前面我们介绍了这本书的第一和第二部分内容,接下来让我们继续分享第三部分内容:道的描摹,对应老子的《道德经》一书的第14-19章的内容。
第十四章:太初之道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博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这里老子再次描述了什么是道,道的性质是什么,他说:看不见的叫做“夷”,听不见的叫做“希”,摸不着的叫做“微”。道既然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我们又怎么能去研究它的形象呢?所以它是混沌一体的。这个混沌一体的道,按高处说,它并不显得光亮;按低处说,它也不显得昏暗。只不过是那样的幽微深处而又不可名状,到最后还是归于无物。这叫没有形状的“形状”,没有物体的“形象”,也可称它为恍惚不定的状态。
你想迎着它,却看不到它;想随着它,也望不见它。秉持着这亘古就已存在的道,就可以驾驭万事万物。能够了解这亘古就存在的道,就知道“道”的规律了。
所以老子说“道”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的,“道”既没有形体,也没有颜色和声音,它不是一个有具体形象的东西。“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道”超越了人类一切感觉知觉,不能为我们的感官所认识,是一个超验的存在体。
第十五章:古之善为士者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这部分内容是承上一章的内容的,“道”精妙深玄,恍惚不可捉摸。体道之士,也静迷幽深,难以预测。世俗的人,形气秽浊,利欲熏心。庄子说“嗜欲深者天机浅”,这班人,一眼就可以看到底。体道之士,则微妙深奥,“深不可识”。
从“豫兮若冬涉川”到“混兮其若浊”七句,老子对体道之士的风貌和人格形态试图作一番描述,从慎重、戒惕、威仪、融合、敦厚、空豁、浑朴、恬静、飘逸等方面写出了体道者容态和心境,刻画体道者人格修养的精神面貌。
老子在这里对体道者的描写,很自然地使我们联想起庄子在《大宗师》中对“真人”的描写。把老庄心中的理想人物作一个比较,老子所描绘的人格形态,较侧重于凝静敦朴、严谨审慎的一面,庄子所描绘的人格形态,较侧重于高迈凌越、舒畅自适的一面。庄子那种超俗不羁,“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人格形态是独具一格的。在他笔下所勾画的胸次悠然、气象恢弘的真人,和老子所描绘的体道之士比较起来有很大的不同。老子的描写素朴简洁,他的素材都是日常生活和自然风物的直接表现,庄子则运用浪漫主义的笔法,甚至发挥文学式的幻想,将一种特殊而又突出的人格精神提升出来。
第十六章:知常道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这里讲的是,致虚和守静的功夫,做到极笃的境地。万物蓬勃生长,我看出往复循环的道理。万物纷纷纭纭,各自返回到它的本根。返回本根叫作静,静叫作回归本原。回归本原是永恒的规律,认识永恒的规律叫作明。不认识永恒的规律,轻举妄动就会出乱子。认识常道的人是能包容一切的,无所不包容就能坦然大公,坦然大公才能无所不周遍,无不周遍才能符合自然,符合自然才能符合于道,体道而行才能长久,终身可免于危殆。
这里重点阐述了老子关于复命的思想。老子说的“各复归其根”,“归根”就是要回归到一切存在的根源。根源之处,便是呈虚静的状态。而一切存在的本性,即是虚静的状况,还回到虚静的本性,就是“复命”的思想。
老子复归的思想,简单说就是人的内在反省。他们以为人心原本清明透彻,只因智巧嗜欲的活动而受骚乱与蒙蔽,故应舍弃智巧嗜欲的活动而复归于原本清净透明的境地。
第十七章:太上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什么是太上?就是最上等的国君,他治理天下,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使人民各顺其性,各安其生,所以人民不知有国君的存在;次一等的国君,以德教化民,以仁义治民,施恩于民,人民更亲近他,称颂他;再次一等的国君,以政教治民,以刑法威民,所以人民畏惧他;最末一等的国君,以权术愚弄人民,以诡诈欺骗人民,法令不行,人民轻侮他。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种国君本身诚信不足,人民当然不相信他。最上等的国君是悠闲无为的,他不轻易发号施令,然而人民都能各安其生,得到最大的益处。等到事情办好,大功告成,人民却不晓得这是国君的功劳,反而都说:“我们原来就是这样的。”,这里也体现了老子对无为而治的理解。
这个思想的基本观点是:在人的本性尚未腐败时,他可以依道而行,且完全服从自己的本能。这时的善是无意识的善,一旦圣人的善恶,智慧之教,和政府的奖惩法则蔚成时,大道就开始废坠。以至于使人的本性由真善而伪善,由伪善而天下乱。
老子将德治主义与法治主义做了个对比:用严刑峻法来镇压人民,这就是统治者诚信不足的一个表现,统治者诚信不足,人民自然产生“不信”的行为。如此统治者使用高压政策而走向末途。所以老子强烈反对这种刑治主义。同样,老子也主张德治固然好,但这已经是多事的征兆了。
老子处身于权势的暴虐中,脚踏于酷烈的现实上,向往着没有横暴权力的干扰,政治权力完全消解,人民自由自在的乌托邦政治。老子理想中的政治情境是:一、统治者具有诚朴信实的素养。二、政府只是服务人民的工具。三、政治权力丝毫不得逼临于人民的身上。
第十八章:道废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意思是说,大道废弃以后,才有仁义;随着智巧的出现,才产生诈伪;家庭不睦以后,才显出孝慈;国家昏乱以后,才产生忠臣。
鱼在水中,不觉得水的重要;人在空气中,不觉得空气的重要;大道兴隆,仁义行于其中,自然不觉得有倡导仁义的必要。等到崇尚仁义的时代,社会已经不复淳厚。某种德行的表彰,正由于他们特别欠缺的缘故,在动荡不安的社会情景下,仁义、孝慈、忠诚等美德,就显得如雪中送炭了。
第十九章:知所属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老子认为,聪明和智巧伤害自然,所以弃绝它人民反而得到百倍的益处;仁和义束缚天性,所以弃绝它人民反而能恢复孝慈的天性;机巧和货利能使人产生盗心,所以弃绝了它盗贼自然就绝迹。这三者都是巧饰的,不足以治理天下。所以要弃绝它们,而使人有所专属。这便是外在表现纯真,内在保持质朴,减少私心,降低欲望。知识是一切忧愁烦恼的根源,弃绝一切知识,就不会再有忧愁烦恼。
这里老子提出了“绝仁弃义”的思想,老子认为仁义本来是用以劝导人的善行,如今却流于矫揉造作。有人更剽窃仁义之名,以要利于世。那些人夺取职位之后,摇身一变,俨然成为一代道德大师,把仁义一类的美名放在口袋里随意运用。所以庄子沉痛地说:“为之仁义以矫之,则并与仁义而窃之。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老子认为不如抛弃这些被人利用的外壳,恢复人们天性自然的孝慈。老子在本章中所流露的愤世之言,乃是针对虚饰的文明所造成的严重灾害而发的。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是这些,如果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小播读书”或分享给您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