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飞快,18季死磕已经接近尾声,即将迎来第19季。
这一季,我最大的突破是第20天的10条清单阅读笔记,第一次被选为精选推荐。虽然最后没有被精选上,但能够优于昨天的自己,于我而言,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清单笔记一直是我的薄弱项,上一季为什么会打卡失败?为什么会有无法下笔的感觉?自我深刻反省后发现:自己没有深入阅读当季共读的书,未做好合理的时间规划,喜欢临时抱佛脚。所以,即使完成了,也是低质量的输出,感觉没什么意义。
写这一季《态度》的10条清单时,我很担心自己完成不了,严重失眠了。我选择在第20天凌晨2点开始构思框架。
因为对书本内容不是很熟,深夜我花了3个小时的时间读完了吴军写给女儿的10封信,然后再逐一写完了自拟的10个小标题。这个过程太熬人了,写完小标题天已经快亮了。
逼自己成长确实很累,我这种写清单的方式其实是很不健康的,时间成本太大。自我反省之后,我决定这样做:第19季死磕的共读书是《把时间当作朋友》,我计划每天读完一章节后,就写下标题和自己的所感所悟。合理安排好时间,将工作量细化,第19天再进行10条清单的汇总,提前完成。
这一季除了死磕朗读外,我还选择了微写作、微运动以及CK点评师的工作。每天被安排的满满的,我发现了一个弊端:时间安排上虽有进步,但是完成的结果质量并不高。
把自己逼得太紧了也不好,项目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慢下来,一切都会好。
即将去医院做手术,我放弃了本季线上分享的机会,第19季我选择了一个死磕项目:朗读。身体康复期间,我坚信朗读能带给我力量。精神粮食不能断,可以慢,不可以停,适当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