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 清水一点通 日更的第 125篇,希望能帮助到你。
周末聊一个大多数读书人遇到的直接问题,三种主流读书媒介,你在用哪一个?
有一点可以确定,在这件事上面,理性成分未必占绝对优势,我们还是分析一下优劣吧:
1、手机
便携性:5 资源性:4 体验性:3
手机已经逐渐成为人们读书的主要工具,它的优点和劣势同样明显,优点就是随手即可得,没有人不会不带手机,也就可以在你想读书的时候,打开APP看几页,但缺点也很明显,主要就是:屏幕小!在有限的屏幕下,字体大的话翻页频率就高,字体小的话又看不清楚,再加上无法避免的屏幕闪烁,阅读体验真的很差。这几年,为了迎合读书和影视消费者,各手机厂商都推出了超过6寸的手机,解决了阅读的部分问题。
可以预见,手机会越来越成为读书的主流工具。
2、kindle
便携性:4 资源性:4 体验性:5
亚马逊的kindle浏览器最终在电子阅读器市场上一统江湖,虽然还有竞争者,但是体量和亚马逊相比已经不是一个数量级。第一次用kindle已经是很多年前的事了,当时就感觉这东西太好了,优点太多了:和亚马逊网上书店同步;超长的待机使用时间;水墨技术让眼睛很舒服;能做标注笔记,还能和其他kindle分享。如果说,有什么缺点,那可能就是kindle本身只是kindle。亚马逊虽然也开发了kindle浏览网页的功能,但很显然,kindle的功能过于单一,放在工勤包里占个地方,不是很便利。
kindle的发展已经进入了瓶颈期,近期发的新品都是在清晰度、运转速度上改进,没有实质性突破,也许kindle真还不是未来电子书的模样。
3、纸书
便携性:3 资源性:4 体验性:5
纸书有着无与伦比的体验感,你拿着一本书,就是能产生各种感觉:愉悦、宁静、渴望。当然,纸书不容易携带是个不能回避的问题,虽然现在纸的材料很先进,已经有比较轻便的纸张,但是书毕竟体积庞大,每次携带一本都不太方便,还不能切换,这能说读纸书的人要么有阅读计划,要么就是有充沛的体能。
奇怪的是,根据去年美国的统计数据,纸书的销量不降反增,实在让人捉摸不透其中的原因。
针对纸书的这个问题,有一次听了吴伯凡老师的课程,讲到面对面授课教育的问题,有了旁通式的感悟:
纸书能让人在某个时间段某个地点专心读,而电子设备却不行,因为电子设备太容易切换和关掉了。
很多人喜欢在咖啡馆或图书馆读书,就是这个道理,有了整时间,还是用纸书读,能够让自己更专心,更能进入状态。
每一个人读书的习惯不同,像我还是喜欢拿起纸书,可能是岁数大了吧。
不过我还是很关注读书的平台,下次有时间,我们来谈谈听书的技巧。
今天就说到这,未来更精彩。
讲干货,上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