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罗永浩初试直播带货的日子,老罗一旦决定做什么事,都能吊足网友的胃口,“初代网红”在残酷的流量时代,历经十余载一线流量中始终有他的一席之地,与他同期的芙蓉早已不知去向,后一批的后舍男孩等,现在已经改行做了白领,只有老罗,仍旧有人捧有人骂有争议,靠语录出名,办学校、做网站、造手机,虽然成事不多,但动静都不小。
因为家人是李佳琦和薇雅的铁杆粉丝,家中常年快递不断,所以耳濡目染也看过一些他们的直播。刚开始对于直播卖货我是很反感的,这不就是电视购物升级版吗,忽悠人花钱而已,但看了几次之后,对于直播带货的看法有了极大改观。
比起电视购物,直播更真,不是为了卖货而演戏,甚至觉的他们就是在分享自己的体验,分享好东西而已,其次,产品价格确实给力,最后不得不说,顶级流量主播是有个人魅力的,他们会兼顾亲和力和煽动性,这还真不是一般人能模仿的了,甚至有些明星做起直播,都不得要领,理论上他们熟悉镜头,应该很快找到感觉,但实际效果很让人失望,有一次看到李湘在卖货,可能是平时被捧惯了,整体的氛围就好像是老板在给员工训话,大家下了班累了一天,刷刷直播其实就想放松一下,她的气场就让人感觉挺违和的。
今天我大概看了5分钟老罗的直播,觉得老罗这次又悬了,5分钟我发现了老罗的三个硬伤,这3个硬伤,让我也就看了5分钟。
第一,就个人的购物经验来说,不管是直播购物,还是逛商场,最重要的时刻是发现并买到第一个钟意的商品的时刻,此后的精神状态会亢奋起来,购买力直线上升,俗称“买开了”,有的时候,就因为找不到第一件的商品,就会觉得无聊,索然无味,老罗的节奏太慢了,不仅语速慢,介绍产品也很罗嗦,可能也是选品或者排序的问题,就感觉“买不开”。
第二,老罗和朱萧木会习惯性的强调,他们的与众不同,比如很谨慎之类的,听起来有点自恋和卖弄,他们团队具体是什么样,这事儿靠说永远说不清楚,我也不关心,跟买东西有什么关系呢。
第三,老罗之前做手机没少喷竞品,现在又在给竞品带货,很难想象他是真的喜欢并认可产品,做直播带货本质就是销售,销售员对产品的情感,消费者非常容易感受的出,老罗现在推的是不久前很鄙视的品牌,说白了就是为了钱在演戏,跟电视购物半斤八两吧。’
罗永浩在宣布进军直播购物时,我也曾有过很多短暂的联想,关于老罗的资源、口才、做事的态度,就凭这些想象中的牌面,他很可能就能成为“直播一哥”,但又觉得缺了点什么。
这种“少点什么”“不太靠谱”的感觉,来源于我对锤子手机的消费史,作为曾经的罗粉,我买过4部锤子手机,锤子给我的感受就是,创意不错,设计不错,但是产品基础太差,一个手机信号差、屏幕差,新鲜感过后,就很难长久,我换了华为之后甚至有种之前用锤子是被骗的感觉,长久以来我一直以为小区运营商基站有问题,搞了半天是手机不行啊。
现在看,老罗大概率成不了“直播一哥”,牌面再强也弥补不了基础和经验不足的短板,老罗跟真正的一哥比起来,直播的次数太少了,就算开过几次产品发布过,做过演讲,看起来都是对公众说话,但实际上隔行如隔山,老罗其实还是这个行业的菜鸟,任何一个天才,都需要练习量的积累,才会找到适合市场的风格,老罗有其他主播无法比拟的影响力,可以说他做一年顶别人做十年,但他得先做一年,他再厉害,也不会是做一次顶别人十年。
还有就是基础的问题,基础就是选品,定价,我随便查了某款坚果在京东的售价,跟老罗的价格相比不相上下,那我直接京东下单就好啦,做好这些细节,比强调一万次我们团队很注意细节都好使。
资源、人脉、影响力这些都可以说是优势,但绝不是胜势,老罗的高调吸引了眼球,但本质上是消费自己的风格,他的风格适合教书、演讲、开发布会,但适不适合带货,不知道;相比老罗,我还是更相信李佳琦成功的路子,李再默默无闻的时候,一年也能直播300多场,首先是有量的积累,再不断调整自己的风格去适应市场,最终磨合出的效果,会更适合消费市场的需求。
娱乐市场里,有争议就是流量,有流量就红,但消费市场不同,最好没争议,最好去适应,适者生存,所以老罗又红又赔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