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二小 李娜
教学目标:
1.读历史故事,知英雄人物,长少年志气。
2.有声有色,抑扬顿挫,美读故事。
3.随文识字,读中活用。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燃兴趣
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一个英雄梦,那是常驻心底的成长力量,《三国演义》中上百个人物,没有谁是无所不能的,但他们都心怀抱负、有情有义,在坚持梦想的道路上坚韧地前行,他们身上都有不断开拓的勇气和力量。正因为他们也是凡人,跟我们样有局限、有悲喜、有失落、有遗憾,所以当他们以血肉之级成就了凡人所不能成的功业时,才更鼓舞人,更打动人,才更燃!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里讲的曹操是个彻头彻尾的奸雄,弄权欺世;而在历史上,曹操其实堪称完人,也是我挚爱的三国人物。首先,他有武功,他曾经持剑击退谋叛者,斩杀数十人;其次,他有智慧,政治、经济、军事都颇有建树,军事是他总结前人军事理论,结合自己的经验编著了《兵书摘要》;他是一位文学家,借诗抒怀,一首短歌行足以让他笑傲千古;他还是一位教育家,不但把曹丕、曹植两个儿子培养成才,而且为魏国培养了两代人才。真的是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读“歃血为盟十八强”。
二、师生共读引入境
1.凯叔音频
2.李老师读
3.徐一轩读
4.陈怡然读
5.李语知读
三、随文识字齐分享
1.找出你在随文听读时认识的字,写下来并查字典组词。
2.代表性的字写在黑板上分享识字经验。
四、英雄与我面对面
群臣哭汉的时候,曹操却谋划着怎样除掉威胁汉室的董卓。他跟那些老臣相比,不同的地方就在于他的行动力。他想了,便去做了,而不是停在原地,一味地感慨、哀号。你有没有想过做什么事情,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打了退堂鼓,没有去做呢?会不会有点儿遗憾呢?
五、三国博物我知晓
歃血的含义
汉朝的时候,有个大宦官叫梁冀,权力很大,心眼又很坏。汉桓帝想要杀他,可是没有帮手。汉桓帝就叫了几个人进宫,一起发誓, 对付梁冀。因为怕被别人发现,他们就互相把对方的胳膊咬出一个血印来,也算是歃血为盟。
除了咬胳膊,还可以咬手指。总之,古人总喜欢用血来代表发誓的诚心。如果实在怕疼,发誓的时候还可以把衣服脱下来,用刀把衣服砍成两段,说:“ 我如果违背了誓言,就同这衣服一样。”古人相信,经常穿的衣服和自己是息息相关的,把衣服砍断,也算是发誓了。
如果在战场上,还可以折箭为誓。发誓的人可以拿出一支箭来,“咔嚓”-声折断,说:"如果我违背了诺言,就像这支箭一样。”
如果你连箭也没有,唉,那就捡根树枝,把树枝折断,凑合一下吧!其实,小兵觉得,发誓、喝血什么的,一点儿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有一颗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