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光影为笔,绘时代华章

习近平总书记给田华等 8 位电影艺术家的回信,不仅是对老一辈电影工作者的深情勉励,更是对全体电影人的殷切期望。这封回信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中国电影事业前行的道路,激励着广大电影工作者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努力创作更多讴歌时代精神、抒发人民心声的精品佳作,为繁荣发展文艺事业、建设文化强国贡献新的力量。

电影是时代的缩影,是人民情感的寄托。从《开国大典》到《我和我的祖国》,从《英雄儿女》到《长津湖》,这些经典的电影作品,以其生动的影像、感人的故事,记录了时代的变迁,展现了人民的奋斗,传递了民族的精神。它们之所以能够跨越时空,成为几代观众心中的经典,正是因为创作者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扎根生活沃土,用光影艺术表达对党的深情、对国家的热爱、对人民的讴歌。

“人民需要电影,电影需要人民。”演员张译的这句话道出了电影与人民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电影承载着人民的情感与梦想,也鼓舞着人民自信自强、砥砺前行。电影工作者只有深入生活,贴近人民,才能创作出真正打动人心的作品。生活是无字的剧本,剧本是有字的生活。只有扎根生活沃土,才能结出银幕硕果。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长王兴东的这番话,深刻揭示了电影创作的真谛。

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电影工作者肩负着更为重要的使命。我们身处一个伟大的时代,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发生了许多动人的故事,值得电影导演们用心用情去讴歌。电影工作者应该善于捕捉时代脉动,努力讲好更多中国故事,让世界感受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中国电影导演协会会长贾樟柯的这番话,为电影工作者指明了创作的方向。

崇德尚艺,是电影工作者的立身之本。老一辈艺术家们对艺术一丝不苟,耄耋之年、鲐背之年还深深挂念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他们以精湛的演技为角色注入灵魂,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纯粹的艺术追求,为电影事业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演员章子怡的这番话,提醒着每一位电影工作者,要以老一辈艺术家为榜样,秉持高尚的道德情操与纯粹的艺术追求,在艺术创作中摒弃低俗、浮躁与功利之风,坚守艺术底线,不断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与专业技能。

面向未来,电影工作者要将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长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庄严表示,长影建厂 80 年来,始终厚植人民情怀,为时代立像、为人民放歌、为民族铸魂。面向未来,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把创作生产优秀影视作品作为重中之重,聚焦打造精品力作,继往开来、守正创新,将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为中国电影事业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下,电影工作者要坚定文化自信,扎根生活沃土,以光影为笔,绘时代华章,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精品佳作,为建设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电影力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