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好多高校都会有爱心支教团,这个与众不同社团让大家因为爱心聚在一起,每个人都希望通过自己点点滴滴的努力,为支教地区的孩子带来一份诚挚的安慰。
我也曾经报名参加过爱心支教社团,但很不幸,不知是颜值问题还是内涵问题被无情的刷掉,内心那颗一心奉献的心情感觉被泼了一盆冷水。好在这颗火苗没有希望,在大二的暑假,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联系到贵州的一支支教队伍,决定跟随他们去往贵州大山深处。
当时,一个人只身前往贵州,印象很深刻。正直炎炎夏日,为了省钱,选择了座传说中的绿皮硬座,从济南到郑州再到贵阳仅仅花了97.5元,一路吹着全是热风的风扇,经过了山东、河南、江西、湖南,终于到了贵阳。
在山区小学支教的几个月,自己作为二年级学生的班主任,虽然现在过去了近十年,但一直还和孩子们保有联系,相互经常沟通,现在对他们的情况比较了解。硬币总是有两面,经过这次支教,不仅感受到了孩子们单纯、善良的心灵,受到了灵魂的洗涤,也感受到孩子们“无能为力”的无奈,与他们相处的日子有了刻骨铭心的注解。
邻班有几个学生读完小学就要辍学了,虽然他们还不知道这对他们意味着什么,但从他们的眼神里隐约也能看出那份对校园的不舍。其中,有一个学生因为母亲离家出走,父亲断然出去寻找,从此一去不返。只有爷爷奶奶在家,因为年事已高,没有经济收入来源,每天以玉米面为主,他们对于孙子的学费无力支撑,因为受国家政策优惠,也只能供孙子到五年级,然后就只能让他辍学回家了。以后的路,只能看孩子自己了。
有大部分学生努力读到初中,之后,其中的大多数读完初中甚至初中没毕业就决定或被要求辍学,有的女孩子早早的结婚生子,男孩子回家帮种或跟随父母离家打工。读到高中甚至大学的屈指可数。随行的支教团老师告诉们我们,他也曾跟他们一样,如果不是父母的坚定供读,或许他也早已是另一番光景。
后来,离开支教学校两年后又去回访了一次,受惠于政府补贴,学校设置了免费餐厅,优化了教学设施,对学生也有了一定补贴,可以免费在学校吃午饭了。看到这些变化,由衷的为他们感到欣慰。
山区的孩子们有时候即使有好的出路,也不能选,因为在他们在还不能依靠自己的时候,现实是摆在他们面前不可逾越的鸿沟。
如果可以,山区的孩子出路就是要读书,没有父母陪伴,没有家庭教育的条件下,要想成就一个孩子,只有读书、学习。可以说,教育的缺位是对生命的不负责任。知识基础是未来的基石,不管以后造化如何弄人,是打工经营,还是考学深造,知识让生命有了力量,有了知识就有了可能。
在此,希望大家不要盲目的选择支教,把这份爱心换做力所能及的行动,一起关注山区教育,山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