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个人交友方式很单一,交一个朋友就会延续很多年。于是我脑子里自动形成一个惯性思维:如果交上朋友,那必定是掏心掏肺,亲密无间,若朋友离开,那必定是我做错什么被讨厌。又因着刚毕业就经历结婚生子,在家全职好几年,此种情况更甚。这种情况在儿子上幼儿园,接触的人多起来后,被狠狠打破,很长一段时间极度内耗。中心无非围绕着一个问题:为什么他们总是不喜欢我。
我觉得这个问题几乎可以涵盖住所有关系问题:为什么父母不喜欢我,为什么老师不喜欢我,为什么同学不喜欢我,为什么朋友不喜欢我......你发现了吗?问题中心都是我,这个我到底是什么?我可以直接给出答案,就是小我。小我这个概念去搜索引擎随便一搜,就会有千千万万个词条跳出来向你解释。但通常是一瞬间恍然大悟,然后抛之脑后。我也只是期望能在你心里留下一个念头,以后或许能有帮助。
一个人社交模式,最初是从父母那里习得。因此我仔细回溯自己小时候与父母是如何相处。在此声明没有责怪原生家庭,只是想挖掘原因。记忆中父亲不善亲和言辞,但是善于骂人,偶尔流露出温情,便足以让我欢呼雀跃。母亲情感内敛,内敛到甚至不曾在我面前暴露过更多真情实感。由此人际交往准则初步形成:一个人若是不喜欢我,那就是讨厌我;朋友间止步于八卦聊天即可,内心情感需隐藏不可暴露。
回溯至此,这的的确确就是我。这几年我开始学习自我觉察,有一种被厌弃的情绪让我经常焦虑,渗进各种生活细节。有时候因为情绪低落甚至躺在家一天什么都不干。怎么做别人才能喜欢我?我是不是又让气氛变得尴尬?这些不可能有答案的问题让我陷入泥沼一样浑身无力。
这就是小我运作方式,非常自恋,世界围绕着我转,一举一动都被别人关注。小我只有一直被关注,一直提供情绪,这样它才能发展壮大。若是无视它,了解它并不是真实存在,它就会极其痛苦,并把这个痛苦传递给你。当我了解这个概念,我开始尝试觉察小我情绪,并把它和事情剥离开来,这并不是一个轻松的练习,我也不是每一次都能觉察到。但好在每次觉察都有极大的收获。
我分享一个最近的心路历程。最近下雪路非常滑,去接孩子放学的路上摔了一跤。当下我能感觉到身体极速变化,耳朵和面颊微微发烫,在冰天雪地里脊背出汗。我深吸一口气让自己冷静下来,觉察下自己为什么会有这种反应。我发现在摔跤的那一刻小我迅速规划了一个剧情给我:我一个快30岁的人,走在路上摔跤,来来往往的人都在看我,我如此不小心,做了这么丢脸的事情,路人肯定都在心里笑话我。事实是那个当下并没有人嘲笑我,也没有人驻足观望,我仅仅只是摔了一跤然后迅速爬了起来,被害者剧情没有发生,都是小我的幻想。
替换到人际关系上,事情发生时,我们注意力放下当下事情本身上,警觉小我在脑中上演各种被害者剧情。人际关系中我并没有做什么事情被讨厌,是我自己幻想的情节。熟悉的人变得不熟悉,喜欢的人变得淡漠,这都很正常,什么事情都往自己身上找原因,也是自恋。经常练习觉察自己,关注当下的事实,慢慢从人际关系泥沼中爬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