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过了大年初一,初二开始就要松一口气了。何况经历了初一那场生气折腾,晓欣是准备安安静静地过几天了。
初二本来是回娘家,晓欣也不想和老公提这件事,就一个人去看了看老母亲。
中午赶回家给女儿做饭。虽然放了假,女儿还是要加班。她远在广东工作,晓欣也是准备过年好好给女儿做几顿饭吃的。
中午做了卷薄饼。
晓欣也给老公做了饭。要是以往,晓欣肯定生气不给他做饭,但女儿在家,晓欣不想让女儿感觉到难受。
不料,老公竟然没有回来吃饭。
晓欣想到,他还是和往年一样,回了他们家,去给他老舅拜年。
想到这里,晓欣又难过起来。
自己也是出嫁的女儿,别人家女儿初二都是回娘家,而自己快三十年了,都没有回过几回。
晓欣是1995年结的婚。刚结婚那几年,婆家娘家距离远,家里困难,晓欣舍不得花钱雇车,就等到初三坐二哥的中巴回。那初二就自然给老公家老舅拜年。几年下来,婆婆家竟成了习惯,理所当然,初二就是去她婆婆的娘家。晓欣再想回娘家,老公是百般阻挠,想回回不成。
后来,晓欣家在城里买了房,大年初一在自己的家过,老公初二回家,就更理直气壮。晓欣还是娘家回不成。
后来,晓欣的小姑子出嫁,人家初二回娘家,老公又说,他们得回去接待。
后来,他们自己买了车,初一就回婆婆家,初二还是回婆婆家。
就这样,一年,两年,几年,十几年,二十几年,晓欣每到过年,心就紧紧揪着。自习的父母也是眼巴巴盼着自己初二能回娘家,可是每年都盼了个空。父母从晓欣出嫁时的六十岁,盼到了七十岁,又盼到了八十岁,都没能盼个女儿回来。
二零一七年,父亲去世,晓欣下定决心,初二回家看望母亲。而老公走到家里,稍微坐坐还是依旧回了他们家,而且还要带上女儿。
以前晓欣都没争没抢,当然这种情况也不会说什么。
下午,晓欣又一个人去了大哥家、二哥家。
晚上老公回来,给女儿捎回来了压岁钱。
初三是迎春,初四是打春,初五是破五,晓欣和女儿就呆在家里。
初三中午吃了蒸饺,初四吃了手擀卤面,初五吃了饺子。都是女儿在广东吃不上的妈妈饭。
初六一大早出发,送女儿坐飞机。
中午回到家,晓欣就关上门躺在床上,那愤怒,那屈辱,那不甘,一股脑涌上来。晓欣心脏不好,胆囊又有息肉,这一难过,就觉得五脏六腑都疼起来。她揉搓着,一遍遍自言自语“不敢生气,不敢生气”。
她的老公又去他妹妹家串亲戚去了。
晓欣过去常常想,俗话说,委曲求全,那自己就受个委屈求个全吧。
一年年下来,她明白了,委屈哪里能求全,换来的是别人的得寸进尺,步步紧逼。
道理也得分人分事,对人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