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无限 | 找准定位,在职场发展中到底有多重要

她无限“职场不设限”第一弹,邀请到了外企出身的创业者 Faye,从咨询公司到知名外企的人力资源专家 Sun,也有金融学霸转型到创业者的 Rhea,她们用自己的在不同领域的经验,解答大家的职场困惑。

本来计划的小型分享会,不料从报名就开始火爆,超出计划的好几倍。结束后,小伙伴们更表示这是一场气氛活跃、干货满满、嘉宾接地气没有距离感的分享。尽管提问环节太过活跃已经导致超时,但她们仍表示想要有更多的交流时间。在此整理了精华,分享给没能前来的小伙伴。


不安分的转型

各位在职业发展中都有过转型,能否介绍一下当初为什么有这样的转型呢 ?

Sun:我转型蛮多的。大学学的是会计专业,是家里人出于女孩子稳定的考虑,但毕业后因为自身好奇心强,又喜欢到处跑,于是放弃了企业稳定的会计工作,加入了四大开始做审计。做了一段时间后,不满足于只是在公司背后挖掘数据,于是转到做并购和企业重组,之后又走到更前端给企业做战略规划。但做了很多项目后我发现,一个公司真正的战略落地其实依赖于领导层对于战略的认同,也取决于领导层的领导力和格局,如何更好地识人带人。

于是机缘巧合地加入了人力资源咨询公司,开始帮助企业的战略更好地在组织和人才层面的落地,推动企业的人才发展,提升员工的敬业度。也是在这份工作中我真正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点。最近的转型,是从乙方到了甲方。以前在咨询公司总是从系统性角度出发给企业出组织人才策略,但并不能看到企业内部如何推动变革,如何有效地落地这些策略,所以现在转到甲方去好好体会一下。

Faye:我的大学专业是财务管理。毕业后做了外企财务管培生,发展得很好,职业道路明确可期。积累了一定经验后,我开始思考,财务是我一辈子想要做的事儿吗?我特别崇拜当时的CFO老板,但崇拜归崇拜,我发现如果想像一下自己这辈子剩下的职业发展就是沿着标准CFO的阳光大道前进的话,这样的人生看上去特没意思。(全场笑)

另外我希望能对团队业绩起到更大的影响,于是就决定抓住内部转岗机会去做HR,从人力的角度去影响企业的发展。后来正好碰上GE金融在中国发展的机遇,给我机会来从零搭建一个全新的跨领域金融团队。

2008年,因为先生工作调动我们全家搬到美国,在努力学习如何做新妈妈及家庭主妇的同时,我像海绵一样学习无数的新知识,也在美国市场发现了很多特别好用的快消品。之前财务分析的经验让我对数字特别敏感,看到这些产品和理念在国内的空缺,我嗅到了机会,开始创业。

创业11年后的今天,团队也具备一定规模。我目前思考更多的不是自己擅长什么,而是自己更喜欢做什么。我目前在考虑的个人转型是从自己擅长的运营管理转去做自己更喜欢的创意和互动部分(市场营销和社交媒体方面)。

Rhea:和前面两位嘉宾不一样的是,我倒是一开始就想得挺清楚的。我一直对金融很感兴趣。去JPM纽约做了两次暑期实习后,我坚信自己毕业后会去纽约这个国际金融中心工作。结果毕业时我收到高盛东京的offer去做金融产品设计,几年后又到瑞银转做销售,接着回国做金融科技创业,彻底脱离了我们统计系毕业生做量化分析和交易的标准路径。

放平心态,才能更好地出发

Rhea,Faye,你们二位都是从非常成熟的大型跨国企业,直接转型从 0 开始创业的。这个转折过程顺利吗?你们经历了哪些挑战?又是怎样度过的?

Faye: 整个过程中到处都是坑,现在依然有很多坑。

之前就业的外企对人才的培养很有名,很多人年纪轻轻就开始担大梁,会觉得自己特有光环,有一种自己特厉害的假象。其实是因为大家有一样的思考和逻辑,所以沟通顺畅效率高;另外外企平台本身构架完备,因此特别能成事。

创业把我从象牙塔带回到人间后,我才明白那些光环其实都是平台给的,不是自己的。

创业后,我看到了社会真实的样子。以前在外企我只接受很窄的模式的人,很窄的沟通方式。创业帮助我真正意义上看到了人的多样性,教会我什么是宽容。在看到所有人不同的面,看到他们真实的起始点后,才能在企业架构和培训设计方面取长补短,把团队带起来。

在外企,每个人做好螺丝钉,流程就可以完美往前推进。如果这颗螺丝钉更厉害一点,就特别容易发光。而创业不是做螺丝钉,是要把整个流程设计出来并根据实际的资源情况不停地调整。

创业时,企业老板就是大家长,事无巨细都要管。外企可以用单纯结果导向,但这在创业公司是行不通的。创业团队里的每个人有其不同的特质,有些人就是大大咧咧,有些人就是特别敏感,甚至有些人特别没有安全感,等等等等。我们得考虑如何利用每个人的长处,满足个人的职业及情感需求,把公司的内部沟通带上健康的轨道。

Rhea: 大平台的整个体系已经非常成熟。这些带着光环的公司不需要做太多事情就能收到很多优秀的简历。但是创业的时候,一开始除了刷脸,什么都没有。

创业让我看见社会有不同的人,不能假设大家是一样的。比如对我来说,先把思路想好再去做事情,每天反思当天的工作,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第二天的工作怎么排优先级,这是很自然的事情。但很多人不是这样子的。这对我是一个挺大的挑战。

Sun,你从咨询公司到跨国企业内部组织发展,这个过程是否顺利呢?经历了哪些挑战?又是怎样度过的?

Sun:坑是有的,但是我准备充分。我想转到甲方已经想了有些时间了。在乙方的时候,其实我的工作更有empowerment,反而做了很多类似创业的事情,除了卖项目做项目之外,会和全球的团队一起参与产品的研发,做中国市场创新的产品;也会end to end的从策划、执行到推广去看一个研究和市场活动。在转到甲方,我给自己set the rule就是充满好奇心地去看待企业一切信息,做好从零开始的准备,抛掉自己以往所见即常态的这个假设。

当然准备再充分,挑战还是有的,在大的企业,所有决策不是一个人做的,提出的建议也不能马上执行,需要协调很多人。这就需要锻炼更多的沟通影响能力,需要从不同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寻找适合可行的解决方案。这个和咨询顾问是有矛盾的,咨询顾问很擅长讲观点,站在第三方角度,很多企业领导也愿意听你的意见。咨询公司里通常招的都是一类讲逻辑爱思考的人,而在企业则是百花齐放,如何更好地leverage大家的优势找共赢也是需要花时间琢磨的。

不同企业的人才需求

Faye,你做过人力资源,现在是企业的一家之长。 同样是人才的直接需求方,这两个不同的角色,使得你对待人才的态度是否有不同?对于想要加入外企和创业企业的女性来说,你有什么不同的建议吗?

Faye:我在外企做HR时,员工进来是有很高门槛的,是经过我们的模具筛选的。我们招都是自驱力强、积极、结果导向的人,所以只要我们把人才发展的资源放到位,团队架构搭好,一般而言人才自我发展的自洽性就会很高,HR在个人成长方面基本都是点到即止,不需要更多地介入。这是外企的一个情况。

创业后发现,我们创业团队的人才管理就非常不一样,不仅要指导如何做事,如何沟通,还要考虑到员工的人生之路、性格发展,像家长一样帮助他们全方位成长。当然这样可以对员工产生更大的影响,随之而来的成就感也很大。

比如说我的团队里有一些跟我一起创业9年10年的同事们,刚加入时单身,然后看着他们结婚生子,慢慢建立小家庭,特别有老母亲的欣慰感。除了员工本身,我们怎么为员工的孩子们甚至员工的父母们都有一个基本保障,免除员工后顾之忧后如何帮助员工的职业发展从基层到中层再到高层,在整个过程中创业者的社会责任感和成就感和外企里是完全不一样的。

对于年轻人的就业选择来说,其实,外企民企的划分本身不重要,不同企业有不同风格。职业发展初期,建议选择的公司有更多培训机会,有更多自由度让你去尝试不同的东西。职业发展到了中层,就要看公司能给到多大自由度让你把之前积累的能力、经验发挥出来,这个一般和直属老板有关,和公司的文化有关。

Sun,你在翰威特的时候服务过跨国企业,也服务过民企,感觉在公司文化、 组织架构等各个方面有什么区别呢?你觉得对于员工来说,外企或者民企的员工是否有比较明显的不同特质?

Sun: 其实每个民企都不一样,阿里巴巴是狼性的公司,华为是工程师文化,讲究数据,腾讯和外企很像。外企的企业文化也都不一样。

如果一定要区分来看的话,外企都有一定的框架体系,人人在规则中工作,企业教你用比较职业的方式从底层往上发展。外企有总部管控较多,所以在市场的人即便有很好的能力,但让他放手去做事情的话可能会比较慢,毕竟得听从总部,权利有限。而民企更多强调结果,一线人员自由度大。民企是老板文化,老板想做什么就做什么,CEO一层执行力很强,但大层面的思考有时候欠弱一些。

我觉得在年轻的时候人要做不同的尝试,不管是哪类企业,要多做尝试后找到适合自己的。我认识一个心理学背景的90后,之前做咨询,后来出国学MPA,现在在非洲帮中国企业建厂。是个很神奇的职业发展路径,但她找到了兴趣点,尽管在非洲条件艰苦,但每天睁开眼睛都很兴奋,因为做的是有意义的事情。所以每个人要找到自己热爱并适合自己的工作。

性格对职业选择的影响

Rhea,我知道你最近在研究性格和事业发展的关系,你是否对大家有什么建议, 什么样的性格应该选择怎么样的职业?

Rhea:人到中年,我也开始反思过去。我的父母是偏保守的,我自己做的选择却和他们相差很多。毕业时父母反对我不留在纽约而是去东京,后来不理解我离开最好的投行高盛,接着又担心我创业后生活没保障。

性格决定命运,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做决定的时候你就会去做什么样的选择,然后就会导致不同的结果。我对自己的理解是,我喜欢做新的事情,不喜欢重复,适合0到1的过程。

有些人喜欢有序的环境,就可能比较适合规模大一些框架比较完善的公司。不那么乐观的人,可能从事风险控制就挺好,能考虑到别人遗漏的风险点,但做BD经常被拒绝可能会打击很大。

做选择时,首先想一想自己是什么样的性格,适合做什么,走过一段路,经历过不同的尝试后,你会慢慢琢磨出来。琢磨不出来,就找人聊聊,说不定会受到一些启发。

生活不只有工作和家庭

作为女性,你们觉得在选择职业道路的时候,是否跟男性会有不同?你觉得会更多地考虑生活和事业的平衡吗?

Sun:我其实不喜欢把女性单拎出来。我身边有人生孩子之后做家庭主妇,在孩子长大后开始又寻求生命中的其他发展。这是不同阶段的人生规划,要了解什么对当下的自己是最重要的。每个人的选择都不同,做了选择之后就继续往下走。从家庭回归职场,你的发展肯定会比别人慢一点,但是你所获得的体验也是不一样的。你可以在自己认为的圈子里活得很好。

Faye:从职业上说,男性能做的事情女性都能做,反过来也是一样。

关于工作和家庭的平衡,我认为这是一个伪命题。工作和家庭只是人生众多维度中的两个而已,不要让自己陷入陷阱,以为人生中只有工作和家庭可选。其他的人生维度里还包括我们和朋友/父母的关系,还包括我们自我的成长,等等。

每个人的人生轨道不同,在不同的阶段,每一个维度的重要性也不同。所有维度发生的事情,无论是和爱人、孩子、父母,朋友,还是和老板、下属的关系,它们最终的目的都是服务于自己的个人成长。

如果能认识到这一点,就能明白人生并不是二选一,我们在每一个时间点,每一个维度上都有选择的余地。

举个例子:我孩子所在的学校有很多专职妈妈,她们的生活非常精彩,完全不会因为不工作就放低对自己成长的要求。财力上她们可能没有像先生一样对家庭贡献那么多,但是在精神上,她可以引领整个家庭的成长,可以帮助先生和孩子们进一步进化,也实践出更好的自己,这些都非常有价值。

职业发展只是过程中的一个维度,不是最后的目标。通过工作,通过家庭和其他所有维度来教会我和自己相处,和这个世界相处。最后的落脚点都是在我们自己的个人成长上面。

Rhea:大家都在讲时间管理,但这是个伪命题,时间不是用来管理的。《断舍离》中讲到,作者一开始尝试的其实不是断舍离,而是寻找好的办法将家里的东西进行收纳,但效果不佳,于是开始断舍离,先把不重要的东西清出去,然后再开始好好整理剩下的东西。

时间是一样的,有的人总觉得事情很多,把日程表上的时间精确到15分钟,最后结果只能是把自己累死。所以,先把最重要的事情列出来,不重要的剔出去,然后在留下来的事情中分配时间。 其实生活中80%的幸福感就是只来自那20%的事情,把你的主要时间分配给它们。

坚守自己的标准

Rhea:对自己要有自己的标准,别人的标准是会变的,时代在变,人也在变。另外自己对生活的态度也很重要。比如我过去目标感很强,做不到会很沮丧,那样就很容易焦虑。现在觉得体验过程就好,关注从中学到了什么。当然,自己的标准也是可以修正的。一直保持朝着自己的方向走,这样才会更开心。我比较喜欢正能量的人,能从他们那里感受到对生活的热情,体验到生活的美好。

Faye:标准是内在自己的,还是外在社会的,有很大不一样。

社会在变,社会标准也在变,甚至在同一个时间点,不同文化不同地域的社会标准也都不一样。那我究竟要符合什么样的社会标准才算成功,这没有正确答案,如果纠结于外在社会的标准,我们永远没法掌控自己的人生。

而内在的标准是我的主动选择,不会让我纠结或者无所适从。我知道自己内心真实的渴望,这只会让我更有动力。对我来说,无论是身材管理,还是业务管理,我都知道这是对自己的标准,可能和主流社会的标准一样或者不一样,这都无所谓。

对我个人来说,我是否在成功运营一个规模很大的公司,不重要;我是否有机会有空间去学一些新的东西,体验我的人生,这个对我更重要。

如果我遵循自己内在的标准去生活,虽然不见得有大家公认的幸福美满(我也真心不在乎),但我会很自在。幸福是别人决定的,自在是自己决定的。

Sun:10年前的我一直处于寻找自我的状态,在国外念书的时候,我也因为金融背景跟风走投行这条路,去面试,去社交,但发现自己并不喜欢,于是反问是不是要成为别人眼中的自己。我慢慢觉得,其实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是最好的。现在,我一直坚信我快乐的源泉是能给身边的人带来正能量,能够对组织有正向的影响,能够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对我而言这就是成功。赚多少钱,家庭是否幸福,不重要。

我有个同龄的同事,癌症晚期,在患病过程中翻译了一本与健康有关的书,同时还在学习钢琴,给一些企业做咨询项目,从他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人生体会。我们需要时常问自己,如果你的生命只剩一个月,你会怎样去活,你还会在意别人所谓的美貌、金钱吗?你会去反思到底什么是最重要的。我们要把下半生每天都当成最后一天来过。

欣华:我们几个大概有个共同点,就是为自己活。我们都有过转型。如果你一直在做同一件事情,你会更容易有所谓的成功。我有这样的朋友,如今已经位高权重了,简历比我们漂亮太多。但我们的性格决定了我们就是这样子,我们也不羡慕光环比我们大很多的人。我不知道我现在这样是不是百分百地开心,但我知道我那样一定不开心,所以选择了现在这样的人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3,047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807评论 3 386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8,501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839评论 1 28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951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117评论 1 29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188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929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372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679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837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536评论 4 33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168评论 3 31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886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129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665评论 2 36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739评论 2 35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你为什么会想要写点东西呢?就我来说,追溯到我年少的时候,乡村的课堂上,老师板书一个大大的命题,命题可以是写物,可以...
    黎明的光照不进心房阅读 341评论 0 1
  • 一切好像又再次回到了原点,我们的状态一直都在原地踏步,很早之前我也有过这样的状态,好像天底下的女朋友都是一...
    oO杰森Oo阅读 334评论 0 0
  • 角色定位准确:1.陌生人 2. 认识的人 3.朋友 4.男女朋友 姿态很重要,不故做矜持,也不要口不择言,饥不择食...
    飞舞的微辰阅读 391评论 0 3
  • 久别重逢也算是人生一大喜事吧,见到想见的人,做想见的事情,一起喝的苹果也是甜的。 见面分开的心情也是难以言喻的,一...
    爱吃辣的F酱阅读 200评论 0 0
  • 有些路,我们走到一半就走不下去了;有些路,我们咬着牙走了很久,却始终也没能走到终点。
    乾立风中阅读 6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