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主要参考文献:
1、《大学中庸译注》,王文锦译,中华书局出版。
2、《大学古本序》,选自《王阳明全集》卷七,王阳明著,王晓昕点校,中华书局出版。
3、《大学问》,选自《王阳明全集》卷二十六,王阳明著,王晓昕点校,中华书局出版。
二、
“大学三纲”就是企业文化的“三纲”
1、明明德:即企业文化的价值观,全体员工遵循的基本价值判断,做人做事的行为准则、道德底线;
2、亲民:即企业文化的使命,企业为什么而存在?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为员工、为股东、为社会源源不断地创造价值,就是亲民;
尼采说过: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他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企业、个人最大的担当与责任,就是使命,使命如果清晰、坚定,无论多大的风雨,他都能义无反顾,决胜千里,“狭路相逢勇者胜”,即是如此!
3、止于至善:即企业文化的愿景,为企业全体利益相关者共同的、伟大的目标追求,足够宏伟,而又接地气,时时生发力量,引领企业向前。
案例:阿里巴巴的六脉神剑是阿里巴巴公司的使命、愿景、价值观,马云曾说:阿里所有重大的决定都与钱无关,都与价值观有关。在新一轮的阿里话语体系表述中,企业使命保持不变,愿景和价值观都得到了部分调整升级,而价值观都取材于“阿里土话”。
附图:阿里的“新六脉神剑”
江波:从《大学》看企业文化建设(一)
三、
何为“大学”?
1、相对小学而言,就是大学。古代小朋友6岁左右入学,到15岁期间,学习两门主要的功课:“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即待人接物,礼仪、音乐、射箭、驾马车、书法、数学等。
到了15岁,则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内容,汉武帝时设立了“五经博士”,大约是《诗》《书》《礼》《易》《春秋》之儒家精典之作,后来南宋朱熹整理出《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四书,并作“四书集注”,至元朝时成为官方科举考试的必读教材,从此也奠定了朱子的江湖地位。
2、大人之学,即大学,学识渊博、积极进取、厚德载物,能“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之人,即大人。由此看来,古人讲“大人”,不仅仅是官位,更是这个人品德高尚,值得尊重。
3、企业,不一定以做到多大、多强,赚钱多少为目标,但一定要是一家受人尊重,受客户认可、受员工拥护、对社会负责的一家企业,能不能成为一家“大人之企业”,否则,这家企业即使赚再多的钱,做多大的生意,也是没什么意义和价值的,充其量,这只是一个会赚钱的“工具”罢了,能不能长期持续发展,能不能百年传承,或许,也要打一个问号。
4、《大学》讲“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其背后正是代表着企业家及团队的格局、胸怀与担当,进而体现在企业的使命、愿景、价值观,更进一步体现在企业的产品、服务、人员、环境、商务交易等场景上,最终反映在企业发展和业绩增长上。
四、
企业文化建设的出发点:
1、阳明先生说:“大学之要,诚意而已矣。诚意之功,格物而已矣。”
“诚意”即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出发点(本体),企业的初心是什么?企业能为客户解决什么问题?企业有什么核心竞争力?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法宝是什么?
对于企业文化,老板作为缔造者、员工作为建设者、客户作为体验者,其出发点的“诚意”,基本上决定这家企业最终能走多远、多久。
2、阳明先生的三大哲学命题之一,即在贵州“龙场悟道”中,参透出来的“心即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就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逻辑出发点。
五、
企业文化建设的四个问题:
1、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归根结底,都是企业文化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路径,我们可以回到企业最根本的出发点上,来持续反省、调整与完善。
2、我用一张表格,来简单说明一下企业文化建设的四个基本问题:
江波:从《大学》看企业文化建设(一)
后记:
阳明先生对《大学》作出了全新的解释,在传承经典的基础上,大胆地进行了创新转化。那么,他是怎么创新解释《大学》的?他的解释对我们思考、检讨企业文化建设,又有怎样的启发和借鉴?我将在后续陆续为大家分享,更欢迎企业家、企业管理者交流、批评与指正。
我始终觉得,阳明先生的学问,作为承前启后、集大成、有实践成果的哲学思想,让我们普通人、中小微企业,都可学而至。可以说,“阳明心学”就是“大学”,如果不拿来转化到企业文化、企业发展、个人成长上,那么就真的是浪费了一块中华文化优秀的“瑰宝”!
如果我们共同寻根、共同切磋、共同转化、共同受益,我想,以阳明先生为代表的中华圣人、以阳明心学为代表的中华文化,一定会欣慰的!
愿尽绵薄之力,传承和转化阳明心学,让更多企业、企业家和人民受益,我想,这也是我的使命吧!
江波,阳明心学创新研究学者,教育部儒学文化高级导师,全国演讲十大领军人物;自2000年师范院校毕业后,历经人民教师、主持人、企业管理者、创业者等身份,以师载道、讲学不辍;目前师从中国著名阳明心学专家王晓昕教授,致力于将阳明心学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地转化到企业文化、企业管理、企业家及个人成长等领域,是多家上市公司、成长型企业、商协会的文化顾问,著有《良知的力量》等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