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8

以“人才力量”为笔,绘就强国新画卷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蔡奇在北戴河看望暑期休假专家,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全国各条战线、各个领域的广大专家人才致以诚挚问候。这一温暖之举,既体现了党中央对人才的高度重视和深切关怀,更向全社会传递出尊才重才的强烈信号。当今世界,人才竞争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作为推动国家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正以其独特力量,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绘就新时代的壮美画卷。

尊重人才,厚植发展根基。“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古训揭示,尊重人才始终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石。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构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人才发展格局。从钱学森冲破阻挠毅然回国,到如今各地推出“人才绿卡”“科学家工作室”等创新举措,彰显了中国礼遇人才的一以贯之。在深圳,某青年科学家因研发突破性技术获得千万级资助时感慨:“这里只认能力,不看出身。”这种尊重既见诸物质待遇,更蕴含于制度设计——北戴河专家暑期休假制度便是生动体现,让专家在休憩交流中感受党和国家关怀。如此浓厚氛围,犹如强大磁场,吸引着全球英才汇聚神州,为高质量发展培土筑基。

培养人才,激活创新源泉。人才蔚起,国运方兴。“一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新时代人才培养坚持系统思维,着力构建全链条育才体系。既鼓励青年人才勇闯科学“无人区”,又培育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中国学派”;既通过职业技能竞赛锻造大国工匠,更以“双减”政策松绑基础教育、“强基计划”夯实学科根基。浙江某职校生在世界技能大赛夺魁后,其导师自豪宣言:“职教生同样能问鼎世界巅峰!”从实验室到生产线,从书斋到田野,多元成才通道渐次打通。尤为关键的是,在知识爆炸时代,我们构建终身学习生态:农民走进“田间学校”掌握智慧农业技术,产业工人依托“技能提升计划”精进数字化本领。这般育才模式,确保人才队伍始终涌动创新活力,使今日青苗茁壮为明日栋梁。

用好人才,释放创新活力。人才贵在用,用才贵在活。纵观文明演进,从春秋百家争鸣到近代科技革命,无不印证:人才创造力喷薄之时,正是文明跃升之机。新时代推进高质量发展,更需构建“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的人才生态圈。“揭榜挂帅”打破身份桎梏,“天问”探火、“嫦娥”奔月等重大成果昭示:唯有拆除体制机制“篱笆墙”,方能让人才价值充分涌流。当前,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痼疾,亟需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评价体系。既要打造宽容失败的创新环境,也需完善多元激励机制。华为“天才少年”计划、比亚迪“技术鱼池”战略等成功实践,无不证明:当人才活力充分释放,发展动能便如泉奔涌。“功以才成,业由才广。”站在民族复兴新起点,我们亟须以更开放胸怀延揽英才,以更务实举措成就英才,让千千万万人才的创新火花汇聚成高质量发展的璀璨星河。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为基层松绑,让实干扎根——解读《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整治形式...
    新青年_04cb阅读 17评论 0 0
  • 让党的创新理论之光照亮前行路 党的创新理论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旗帜,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强大思想...
    almay阅读 19评论 0 0
  • 党建引领聚合力砥砺奋进谱新篇 新时代新征程,党建工作始终是我们党永葆生机活力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中...
    海百川阅读 17评论 0 0
  • SYMBOLIC PRODUCTION LIMITED —— 香港视觉特效界的创意引领者 SYMBOLIC PRO...
    企业热讯阅读 23评论 0 0
  • 青竹无甲醛国画颜料:为艺术创作注入绿色新动力 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开始关注创作材料对环境和健康...
    禾枫一阅读 4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