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提时候玩的游戏,有不少如今已经绝迹了,回想起来已经有些模糊,当时的游戏规则或许记不太准确了。
小时候是没有什么玩具可玩的,只能就地取材,就是一把石子儿,也能玩出不少花样。最常见的玩法就是捡五块大小差不多的小石头,大小跟鹌鹑蛋差不多,有时也会选花岗岩或玄武岩石料,专门打磨,规格相对统一,这样一副道具名字为“博骨”。拾博骨主要是锻炼手眼配合及灵活性。具体规则是这样的:
首先是确定谁先手,玩家一般是两个人,席地而坐。一只手托住五颗石子,轻轻一抛,反手用手背接住,轮流做这个动作,谁接住的石子多,谁就先手,手大并且手指伸直能上翘的比较容易做这个动作。玩的时候大拇指和食指捏住一颗石子,其他四颗攥在手里,然后将捏住的一颗高高抛起,同时将手中的撒在地上,既不能撒的太散,也不能太密集,随后接住抛起的那一颗。再抛起那一颗石子,从地上捡一颗石子,再接住空中那颗,随后捡起的那颗依然攥住再抛起另一颗,同时把地上剩下的三颗一并捡起。第二局就是先捡两颗,再捡两颗,第三局是先捡三颗,再捡一颗,第四局是一下子捡起地上的全部四颗,也称“卡大把”。最后就是盖楼拆楼,三颗做底座,一颗放上面,做这些动作时都是要抛起一颗石子来完成。楼盖好后对家要检查一下,可以从底座扣出没着力的石子,然后让玩家连同手中的石子再完成反手接的动作,若不能全接住,游戏失败,接住后还要用手背上的石子把盖好的楼打倒,打不倒也失败,游戏看似简单,但每一个动作不能有失误,前一个动作不能触碰目标之外的石子,否则游戏结束。换对家从头开始,对家失误后,玩家从失败的环节继续。
这个游戏还有难度升级版,就是每一次先拾哪颗或哪几颗石子由对家来指定,这样就需要做跳子动作,难度自然加大了。
这个游戏好处是锻炼手眼协调及灵活性,确点是太磨手,时间长了小手也起茧。
除了拾博骨外,还有增强版的拾石子儿游戏,两个人以上都可以玩。游戏规则有区别,每人捡一大把石子,大小差不多就行,不是很讲究。每个人点出数目相同的石子,也是先反手称一下,谁手背上留的多谁先手。玩时把三家点出的所有石子都反手抛起,手背上只留一颗,然后像玩拾博骨一样第一次捡一颗,第二次捡两颗,第三次捡三颗,依次类推,不过捡拾的时候也不能触碰其他石子,成功捡到的石子就归自己。失误之后有下一个人收起地上剩下的,重复前面的动作。
夏季的树荫下、屋山头到处都是玩石子的小伙伴,欢声笑语,其乐融融。等到家里大人喊吃饭,就起来拍拍屁股做鸟兽散,散落一地小石子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