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岁的静好,哄着吃药变得好难。她明确的告诉我:“这个药太苦,我不吃!我不喜欢这个味道!”
她能更关照自己的感受,让自己不因为环境的压力而去“吃苦”,也不失为一种进步。孩子活在当下,看不到“小苦”后面的“大苦”,同样值得理解。
所有的抗拒后面只有一个原因:我知道我生病了,可我不理解为什么吃药就会好?
于是,我决定用故事和绘画来让孩子把“病毒”和“吃药”的关系视觉化。
“静好,我们做一个颜色游戏吧。你想象一下,发热的你,现在是什么颜色呢?”
“热热的,是红色的。”她拿出画笔,画了一个红色的小人。
“嗯,有一只红色的小怪兽,住进我们的身体里,他想要把你变成热热的红色小人。可是,我们身体里本来就有个小怪兽,他要保证我们的身体体温正常。因为他不喜欢热,他喜欢凉爽的感觉。”
“凉凉的,那他是蓝色的。”
“蓝色的小怪兽不允许红色的小怪兽把我们的身体变热,于是他们开始战斗。他们战斗的出汗啦,所以我们的身体就越来越热!”
她一边听,一边开始画蓝色的小人和红色小人的战斗,手里都加了一个“武器”。
“红色的小怪兽力量好大,蓝色的小怪兽快要失败了,怎么办呢?”
“增加能量!”她开始运用动画片里的经验。
“是的,能量是什么?”
她迅速给蓝色人画了一个带吸管的杯子,给他加能量。
“你体内的小蓝人也要增加能量,医生开的药就是他的能量。”
她又要哭了,可是她明显理解了药的作用,没有那样疯狂的抗拒了。
我带她先画出药流进身体的轨迹,并在体内发挥力量,这个小蓝人一圈一圈的变大,又变大!然后黄色的能量越来越多,越来越有力量!她边画边笑,我感受到她也更有信心抵抗这次的生病。
“你愿意给你体内的小蓝人加能量吗?”
她抿着嘴巴,准备了很久,带着些许不情愿喝了下去。(这个不情愿,已经不在是对药品的抵抗,她明确的知道了这个药能帮助到她,只是想要这份帮助,就必须要吃这个苦。)
吃完药的孩子,像个胜利者,用蓝色的画笔给了红色的小怪兽三记“连环掌”,把它杀的片甲不留。
这次的“胜利”,不是妈妈喂药成功的胜利。是完全属于孩子自己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