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那几年,我读的是师范院校,给人第一印象就是以后是一名教师的角色。然而,因为所学专业的缘故,我们接触了许多有趣的科目,比如摄影、影视节目录制及后期制作、信息技术等等。于是乎,到了毕业季,出来找工作的那一刻,青春洋溢的我们感觉身上充满了能量,准备在职场上大干一番,几乎每个人都不约而同地有“教师,是我们最后的职业选择”这样的想法。多么振奋人心啊!然而,等到大伙安定下来,再联系时,却发现大多数人都成为了人民教师,不出意外地也包括我在内。看似挺搞笑的,但每个人从教的原因各不相同,不过最起码,我们都有谋生最基本的技能。
干一行,爱一行。既然选了这份职业,便只顾风雨兼程。
当了教师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教师”这两个字分量有多重,不单单是完成好日常的教学任务,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德育教育,甚至是家庭教育及亲子关系。当然,我原本可以不用去考虑太多的,只要把课本内容教给学生就OK了,我想那样我可能会轻松很多很多。但是,看到一张张天真无邪的小脸、一双双渴望进步的眼睛、一个个正在茁壮成长的身影,我不由自主地就“管得有点多”了,一个个教育小故事也就慢慢地出现了。
从教的那6年里,中国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对我的影响是很大的,他的教育名言一直为我的教育指明了方向,我深受启发。其中有一句话我最喜欢的话“教是为了不教”,咋一看还以为教师把书教完了,就可以不用再教了,多么美的一份差事啊。但其实不然,这句话执行起来却不易,它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而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他的任务是让学生“学会学习”,这是一种主动式学习的能力培养。而每个学生又是一个独特的个体,面对个体差异,教师还得因材施教。所以,简简单单的6个字,却体现了教育无易事。
这几年,由于工作的变动,我已经从教育一线转战其他行业,然而我却时刻关注着教育的种种讯息,引起我最大的关注点是家庭教育及亲子关系。每每看到、听到因为家庭教育的缺失而引发的种种现象,我都不由地感到痛惜。联想到自己在一线教育的那几年,也是接触了不少有关家庭教育的问题,这促使我产生了整理教育案例的想法。趁着现在记忆还比较深刻,我想以“案例+处理方式”的形式把一个个小故事整理出来。虽然不是什么大哲理或是惊世奇闻,都是些再普通不过的小事件,但通过适当地处理,事件都能圆满,家长、学生和我都有所成长,也是非常感恩当年家长们的支持和孩子们的懂事。
当一张张白纸摆在你面前时,我们都希望每一张纸上都有色彩斑斓的图画,但凡发现一个小污渍,你都会想着如何去让它最小化。教育无小事,那么,就让我来说说教育的那些事吧。
在《简书》里,我将不定期更新、分享我的《教育札记——假如你是孩子……》,希望有更多的同频小伙伴一起来讨论、学习,在“教育”这条路上一起成长。谢谢,晚安,祝好梦!
OY姑娘,用心书写文字,用爱对待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