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十八岁那年打了鸡血,叫嚣着要开始一场长途旅行。便开始各种赚钱的勾当,最开始的一笔资金往网上批发了各式的明信片,那时候的班级估摸着被我掀起了一股明信片风,那时候的我最开心的就是周一集会后跑到收发室收一大捞来自全国各地的明信片,看着那些邮票邮戳文字在我眼里闪烁着关于远方的奇异的光。
属于学生时代的情怀干净纯粹,那之后我很快捞了一笔,不亦乐乎地批发袜子杯子胸针暖宝宝贴一切你可能想到的东西。如果你认为我是个精明的商人,那么你就大错特错了,常年霸占班级数学成绩倒数几名的我是个彻头彻尾对数字不敏感的学渣。以至于后来赚的不多,后来在一次游园会中干脆把存货分发给路人,一下子顿感豪气冲天,内心一个爽字也不足形容。
当然了,那时候我有个好搭档,能写得一手好文的南蛮姑娘,势必会认识的人太多,一时熟稔的人也不在少数,契合的人她便算一个,她是我见过的少数的清新脱俗骨子里带着点仙气的姑娘。
二
我记得很多人问过我:“你将来想做什么?”我总是仔细想一想,然后无所适从地摇摇头,淡定地说着:“走着看看吧。”我一定是很多人眼中嗤之以鼻的对象,长得寒碜还老爱自拍的姑娘,人丑还不认真读书就有点气人了。直到很久之后我才用一个词形容,我想成为自由的人,任何人都无法剥夺我对自由的向往,我那些与生俱来的自尊和敏感在我的脑里熠熠生辉。
转班生都自带光环奇迹般降落到新班级,有趣的是我便是那个看起来乖巧实则顽劣的坏女孩,很荣幸全文科班仅有的八个男生,两个更加顽劣分子成为了我的同桌,一整个激荡的高中时代都在操场留下了我们罚跑的气喘吁吁的模样。那天散伙饭后,一群人浩浩荡荡,骑着小电驴绕操场三圈,企图以这种方式宣告我们是即将离去的学姐学长们,待到他日略感忧伤地说着那些年。
唐同学是国庆节出生的天秤座,是个名副其实的活宝。以他独特的智慧周旋在文科班众多的女生间,我对他佩服地五体投地,毕竟不是谁都拥有超高的作弊技能和两个无敌大的酒窝,对了他有个女流氓同桌就是鄙人。
三
我那时候一头黑长直,留着个平刘海,活脱脱就是现在的傻逼形象,然而骗过了一大波人硬生生被想象成了安静的女孩子。事实证明,我就是匹脱缰的野马。
长期凌乱的课桌,越叠越高的桌面是就像是牢固的堡垒,晚自修的时候我就趁机攻破一本本的小说杂志,唯一的成就感就来自于自己的作文被当成范文,但也矛盾就似自己被慢慢剖析,我真是一个别扭的扭曲体。当然,我的数学成绩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班主任问我:"你啊,脑子可不可以转的快一点。"我懵了,用一种超乎平常的语气无奈地说到:"转不快了。"后来就变成了一个笑话,他发出奸邪声嘲笑我的时候,我恨不得挺胸收腹笑他:"哈,我比你高嘞!"
提及他,是我高中的第二任班主任,因为他天生鬈毛,留不了长发就顶着一头卷发小平头,每个月总有那么一天你会惊奇地发现:哈,卷毛又剃头发了呢。实际上,他是个非常有趣的人,因为个头不高,常年饱受着坏学生的摧残,我在内心里是十分同情他的,但在行动上我依旧顽劣。
四
我在四月初的时候如愿进入了本地的一所专科学院,摆脱了高考带给我的强大压力。而多数人选择在仅有的两个月里负隅顽抗,那些无趣的晚自修里,我就呆呆望着窗户外面忽明忽暗的星星,觉得这些平日里我并无交集的可爱姑娘们突然有了魅力。我是打心底里佩服能把政治书里枯燥的内容背得滚瓜烂熟的学霸,也羡慕讨老师喜爱的乖学生,钦佩那些最早到教室最迟离开的中等生。很遗憾,我显然不属于任何一种,我也有我的性子,跟着感觉走边走边玩,只要方向对了就可以。
我们确实潦草荒诞地度过艰难岁月,那些百无聊赖的日子里,那些纷纷飘落的水杉似乎象征着什么。我们并不能知晓往后道路是否依旧坦荡,无端揣测着关于未来的种种。世间道路千千万,我们仍溯流而上,从某种本质上来说,大家并无差别,但在春秋更迭之后,大家又有不同的道路要走。
五
文科班从来都不缺少美女,散伙饭那天,我饶有兴趣地打量周遭的女同学们,她们明媚而动人,有着十七八岁女孩子该有的朝气和稚嫩。那天思绪飞扬,我想象着若干年后,成熟一点的我们会是什么样子?或许已经开始笨拙地穿起高跟鞋穿梭在城市之间,也许抹上妖艳的口红轻抿一下给人回眸一笑百媚生的错觉,也应该有一个正当好年纪的心上人。我看着酒瓶撒了一地,我看着他们互相拥抱哭泣,我借势往地上捡了一个个气球找人玩对对碰。啤酒升腾冒起的气泡,气球爆裂的巨大声响,闷头抽泣的低吟声,渐渐变成了这个初夏午后的独家记忆。
回去的路上,我看着明晃晃的阳光倾泻下来,有那么一下子的恍惚,“终于结束了。”我在心里重复默念着这句话。我好像做尽了青春期的美梦,也喝不下一罐啤酒,也没耐心解出复杂的数学题。我听闻腼腆男生追到了班里的小女神,我看过同桌被一波人怂恿向后桌女孩告白,想起杨千嬅的《勇》里的一句歌词 :谁人如何激进亦不及,我为你那么勇。 可我唯独没有这点勇,后来想起就像看一场老电影在眼前一帧一帧地掠过,电影落幕所有人纷纷离座,而我潸然泪下很遗憾来不及说一声“对不起”,成为了最后留下来的那个人。 六
二零一四年的夏天,随着《后会无期》上映,我和女闺蜜一起在小电影院饶有兴趣地看完了整部影片。她矫情地盗用了里面的台词发了朋友圈:每一次告别,最好用力一点,多说一句,可能是最后一句。多看一眼,可能是最后一眼。我却对这个片名情有独钟,后会无期才是我们生活的常态,哪里来的那么多来日方长,当下才是最好,我们愈发与重逢失之交臂,漫长人生中孤独才是本质。
后来,我见过极少数的人,也疲于维系繁琐的关系。越来越多的人变成了点赞之交,记忆得了绝症,我开始忘记一些人的样子和名字,曾在我的青春里横行霸道的人变成了模糊的轮廓,干过的蠢事记得也不那么清晰了,我开始把自己幻想成一个好好学生,慢慢想起告别的第一个女孩子,想起那个扬言要打班主任一架的大奶妹,我在那个午后,靠在栏杆上目送着她离开了学校,我也成为了唯一一个告别她的姑娘,我有点遗憾,我是真的喜欢自带痞气的人。
七
一整个高中时代看似波澜不惊,几乎可以以一种悲怆的基调奠定一个末等生的学生生涯。但那些奇妙的人是组成生活趣横生的因素。他们是我平淡无奇的生活里,闪闪发光的大傻逼。每个人的高中时代被太多的青春电影渲染地太过离谱,但我们的确会为那些大相径庭的剧情所感动。诚然我们的青春才最真实,无论往后赢得如何青睐,也不及当时一点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