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死亡?哪种情况下你才算是死亡了?
这是死亡哲学课Shelly教授在讲述死亡的本质前,提出的两个问题。我的第一反应是肉体死了就算死亡了。教授也阐明了立场,他倾向于肉体理论,认为肉体死亡即死亡。
接着他又抛出了一个问题,当定义此刻即为死亡时刻时,哪一种功能对此定义是至关重要的?(Which functions are crucial in defining the moment of death?)
此处的功能有两个:①人格理论下的人格功能,包括推理、思考等能力;②肉体理论下的肉体功能,维持生命体征、身体功能正常运转的功能。
教授用两幅图分别阐释了正常情况下,和特殊情况下,如何定义死亡。(图片来源于http://mooc.guokr.com/post/613365/ 课程学习小组QQ讨论群学友分享资料)
1⃣️
正常情况下,人生分为三个阶段:A毫无自我意识的婴儿期,B拥有人格意识的时期,C毫无人格意识的死尸时期。A+B两个阶段都存在肉体功能(body function),有且只有B时期存在人格功能(personality function).
此时,如果按照人格理论,在B阶段的结束标*处,人就算是真正死亡了,因为此时已不具有人格理论下得任何思考推理功能。而此时如果按照肉体理论,在B阶段的结束标*处,人也算是真正死亡了,因为肉体功能也停止运转。
2⃣️
在特殊情况下,人生分为了四个阶段,也就是在B,C间多了个D阶段。A和C依旧如故,分别是婴儿期和死尸期。B阶段也依旧是拥有人格意识的时期,只不过拥有肉体功能的时期变为了A+B+D。
此时,若按照肉体理论,那么D阶段结束处,自然就是死亡的时候。但若按人格理论,则要区分两个条件①我活着(I be alive),以及②我的身体活着(My body be alive)。
D阶段因此教授举例为,若这个人因为中风或者其他疾病不能再具有进行思考推理等人格功能,但是他的肉体还活着,依旧具备肉体功能。那么此时按照人格理论,便会出现“我死了,但是我的肉体活着”这样的论断。
教授对肉体理论,也进行了修正。假若一个人“假死”(暂时失去生命体征),后又恢复肉体功能,也不能定义此人为死亡。所以肉体功能暂时不能运转,但未来依旧可以运转的条件下,也不能说其死亡。
题外话,想到了脑死亡和心脏死亡。现在判定死亡皆是判定脑死亡即为死亡。百度过后,提到脑死亡后,通过器械和药物最长心脏可以在其七天后死亡。这个期间,如果捐献遗体,可以造福他人。第一次觉得判定死亡也不是容易的事情。所以如何判定真正意义上的死亡确实很有必要。虽然教授讲的不是医学问题,但是这足以引起我们对于此问题的思考。(本人不是学医的,有说的不确切的地方,欢迎小伙伴指教啊)
谈到如何判定死亡后,即是自我如何面对死亡的问题。教授谈到,有些人不相信自己会死,理由有二,一种是不相信自己的肉身会死,第二种是不相信自己将不作为人存在在世上。(在我看来,理由都好奇怪)
教授谈到,有一种假说,人们之所以不相信死亡,是因为没有任何人可以描绘出死后的世界。
比如,即使你能去想象你死后的场景,但实际上都是以旁观的角度观察到的,重要的是你在想象的时候就在动用你的思考推理等能力,所以你是并不可能真正的想象出,你死后毫无人格功能和肉体功能那种情形的。因此,不信死。
乍一听确实有点道理,但是教授反驳道,假如你不能参加原本要参加的会议,你想象会议召开但没有你参与的情形,因为是你想象的,不是你亲自参加的,所以其实你并不能真正的想象出会议召开情景,所以你没去会议就也没有召开。但实际上,即使你没去,会议也正常召开了。(个人觉得,例子有点牵强,但是却说出了一个事实,就是死亡是自然事实,并不因无法描述而就不存在)
而文学作品中,或者学界,又存在另一种假说,即人总是孤独死去。这句话本身是可以分析出多种含义的,1自己孤零零的死去,但其实很多人是有家人陪伴着去世的;2只有自己死去,但是战场上确实会发生两人或多人同时死去的情况;3死亡只能自己完成,教授举例集体自杀,大家是可以联合赴死的;4死亡时是感觉很孤独的,但如果是车祸等暴死,恐怕那刻是没时间孤独的;5死亡是无可替代的,这里延伸出两部分,一种士兵代替将军赴死,这样的情况是可替代的,另一种是自己的死亡是别人无可替代的,教授说这个说法也并不能就证明此假说,且对于阐释死亡的本质意义不大。
死亡本质,其实没有确切的答案。更多的是对于死亡这一问题的思考。这也是这门课吸引人的地方,走出非黑即白的思维模式,也可能有一个需要不断去探究的中间地带。每个人都该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
超棒的一门课,感兴趣可以自己去看,课程链接:耶鲁大学著名公开课:哲学-死亡 Death 其他
声明:
此文为简书作者毛豆六六原创。
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征得本人同意 ,并注明作者姓名、授权范围及原作出处【简书】。
用于非商业、非盈利、非广告性目的时,需注明作者及出处【简书】。
对于侵权行为,保留依法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