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群效应即群体行为,索罗斯就是利用羊群效应的高手,他的名言之一就是“数学不能控制金融市场,而心理因素才是控制市场的关键。更确切地说,只有掌握住群众的本能才能控制市场,即必须了解群众将在何时、以何种方式聚在某一种股票、货币或商品周围,投资者才有成功的可能”。
如果我们以互联网的角度看这句话,是不是有新的感受呢?比如必须了解群众在何时、以何种方式消费时,互联网从业者才有把握红利的可能。
分类
热点
热点本来就吸引着大量人群的关注,它本身就是流量池。简单的分下类别,根据有无规律可循分为突发热点和社会思潮热点,突发热点就不说了,比较临时性,较难预判或要花费很大精力,顶多根据一些节日,大事件(选举,热门节目,热剧等)推算时间点,直接蹭流量就是了,圈友已经举了很多例子了。
社会思潮热点可以反复使用,价值较大,说不定就能制造热点。说几个思潮:
吐槽
都挺好播出后,有淘宝商家推出了骂苏大强的服务,引发了大量关注。这让我想起了之前的对喷群和大火过的吐槽大会(明星+吐槽+八卦),吐槽喷人是互联网传播的一大动力,热剧播出即是市场热点,反派角色令人痛恨,网络上往往有很多反派角色演员被无端痛骂,这自然是不对的,但这是这些人的需求,人群大了就是热点。
主要看颜值
年轻人看脸,这是公认的社会现象,而基于颜值的热点也是不少,比如A4腰,锁骨硬币,马甲线等,其实美女网红直播火起来颜值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锦鲤
杨超越为何会脱颖而出,有人说是黑幕,其实我觉得吧就算没有内幕主办方也会捧她,这是社会思潮使然,当平民草根人艰不拆上升无望时能寄望于什么,运气!而杨超越其实就是他们的心灵寄托:不用太多努力,运气一点就好。另一佐证就是支付宝锦鲤。
白天不懂夜的黑
从古至今社会上我执的人多,能换位思考的人少,白天不懂夜的黑可以理解为男人不懂女人(或是角色互换,下同),也可以理解为老板不懂员工,孩子不懂家长苦心等等,正因为我执的人多,所以理解他人的能力珍贵。可以多写些理解感同身受的话给受众,这也能制造热点。
举例:《如何假装成一个好妈妈》,有些号和话题就不提了,怕发不出来。
归隐田园
现代人生活工作压力巨大,越缺什么就越渴望什么,他们缺乏清闲写意的生活,于是“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各种穷游,逃离北上广,如果能道出他们的心声,是不是能出爆款呢?
假如我年少有为不自卑
李荣浩的《年少有为》应该是唱出了不少年轻草根的心声,所以大火,不妨基于此心声写一篇爆款。
其他的不多说了,圈里大佬专家很多,各种热点能举出更多,就简单总结下,社会思潮引发的热点其实没变,变化的是披在热点身上的外衣。多积累热点事件,再以另一种形式写出来,就成了新的热点。
大市场(爆品)周边与模仿秀
大市场周边圈友玩的已经很6了,微信周边抖音快手周边淘宝工具等等。
爆品周边也是会有很多小机会,比如智能手机引发了充电宝,手机保护壳的机会等。
模仿秀主要说网红模仿秀和高端模仿秀,网红就不多说了,大众模仿网红几乎是常识了,网红同款网红周边等,利用即可。
高端模仿秀可以理解为人们模仿比自己高端的人士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或包装自己。比如中产模仿贵族精英,三四线城市模仿一二线城市(当然前提是他们的收入能消费得起,所以会有时滞)。
规定
亦仁老大前几天的套路“你有病,很严重,我有药”中举的例子就是利用规定,一个强制规定约等于分配资源,这时,做分配资源的受益方即可。杭州4月15日规定电动自行车骑行者必须戴头盔,头盔销量就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