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是本人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
人生如春蚕,作茧自缠裹。
一朝眉羽成,钻破亦在我。
—— 题记
沙沙沙,沙沙沙……蚕宝宝吞食着鲜嫩的桑叶,一层桑叶铺上去一会儿功夫,回头再看,只剩下叶柄了。蚕宝宝除三次睡眠之外,一刻不停地狼吞虎咽,边吃边拉,吃得很专注,很得意,也很着急。经过几次蜕皮,身体慢慢变得透明,等完全透明,便到吐丝的阶段了。蚕宝宝先吐丝把自己的腹足固定住,然后摇头晃脑的左吐一口丝右吐一口丝,将自己层层包裹。蚕宝宝吃得那么卖力,就是为了“作茧自缚”吗?
我习惯性拿出手机,为它们拍照。手机,手机,手机的用处可真不少!
清楚地记得爱人给我买第一部手机时,我非常疑惑地问,“家里有电话,单位有电话,我几乎不外出,要手机干什么?”我觉得手机一点用处也没有,楞是放抽屉里三个月没动。直到过春节回老家,爱人塞我手里说,“拿着吧,拿着就有用了。”嘿!可不是怎么的,自从有了手机,方便是方便,但自己也慢慢地被手机捆绑了起来。
刚开始,手机仅限于打电话发信息,最多用用计算器,手机就是一部移动电话。随着科技发展,手机可以拍照录像,再后来智能手机问世,手机可以上QQ,可以收付款等。微信的诞生,手机的功能乐翻天,拿一部手机就可以走天下。
手机在带给人们生活便利的同时,也让人们产生了依赖和烦恼。微信最初只限于经常联系的亲朋好友,感觉比QQ真实而亲切。但这种感觉很快被微信极力扩张的触角打破。
有了微信,失联多年的同学又找到了,那么建个微信群吧,随后建了年级群、班级群、小组群、宿舍群、班级内聊得来的几个好友秘聊群、年级内不同班级聊得来的同学群、同城的同学群等,一个同学群可能分化出七八个不同名目的群。再说同学失联多年,好不容易找到,当年同窗共读,美好时光难忘,赶紧加好友,再忙也要叙叙旧,心情激动着呢!
微信大大方便了工作,工作安排、联系和汇报都可以网上搞定。一个普通职工的工作微信群至少得有三五个:全体员工群、所在科室群、分管业务群,如果业务涉及到上下级,还分别有上级业务群、本级业务群和下级业务群等等。还有必须关注的公众号和每天要签到的。我们大多数人靠工作养家,这些群和公众号里的事情是必须办的,每天睁开眼第一件事就得先过一遍。
工作之余,总得有个兴趣爱好,那么报个学习班吧。便于老师同学们联系,很自然地建个微信群,于是又产生了交流群、讲课群、一级群、二级群等至少五六个群。群里或许是生活中的熟人,也或许是仅凭兴趣爱好走到一起的天南海北的陌生人。聊着聊着会有几个人挺聊的来,那么加个好友吧,更方便交流。而后通讯录里多了一些熟悉的、陌生的、知道名字的、不知道名字的朋友。
朋友做生意,建了个※※※销售群。想出趟门,拼个车,加上了拼车群。还有同城旅游群、同城美食群、快寄群等等。我们不知不觉走进了许多群。还有那些铺天盖地求点赞求投票求关注的五花八门的公众号。
有位干宣传工作的朋友,由于工作关系,接触的人很多,说自己身不由己地加入500多个群,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删除信息,不看内容只删除就需要好长时间。通常是朋友邀请入群,不好意思拒绝,入群后,明知道群里内容与自己几乎没有关系,碍于情面,也不好意思退群。
我又看到了那吐丝的蚕,先吐丝缠住自己的手脚,然后左吐一口丝右吐一口丝,一圈一圈将自己层层包裹,直到完全陷入严严实实包围下的黑暗中。我们是不是很像那“作茧自缚”的蚕?每天沉浸在刷屏、刷朋友圈、聊天等安逸而黑暗的生活中,却不自知。究竟手机是我们的工具,还是我们是手机的奴隶?
当我意识到这一点时,果断删除了那些毫不相干的群和公众号,只留下来必须的。我将精力转移到了工作学习和健身。在工作学习时,将手机调到静音状态,保证自己能专注高效地工作学习。很巧合的是,前几天听成悦老师讲课,她说,她在写作时都是关机,成悦老师是北大才女,成绩显著,还如此孜孜不倦,我特别佩服她。
我看到破茧成蝶是一个撕心裂肺的痛苦挣扎过程,需要有足够坚强的毅力,竭尽全力,用心去咬破自己构筑的外壳,尽管这个过程很痛苦,但于生命的意义,又实在是一种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