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看到网络暴力,甚至造成现实世界悲剧的新闻,只是唏嘘感叹一时,并没有那么大的触动,毕竟是作为一个旁观者,直到这样的事发生在自己身上。
2017下半年,一款应用软件“抖音”悄然走红,用户可在该软件上发布自己拍摄的短视频,每个视频都有均等的机会滚动上推荐页,其他用户可以对这些视频进行点赞或评论。紧跟自媒体时代的潮流,这款软件受到了大众的喜爱,用户数量以千万计。可是,就如同所有的自媒体软件一样,网络暴力遍布在抖音的每一个视频下,甚至是对一个10岁的孩子,也毫不手软。
这些留下肮脏、伤人的留言的人,在现实生活中也会说出这样狠毒的话吗,也会对毫不相识的陌生人说出这样不客气的话吗。网络世界中,不用以真面目示人,名字,性别,照片,年龄,一切的信息都可以伪造,没有人会知道文字背后藏着怎样的人。他们可能是平时看上去温和话少的人,可能是从事着人模人样的工作的人,他们披着一件名为“网络”的保护衣,将人性中极恶的一面展现于人前,可能是以这样的方式帮助释放自己现实生活中的压力。
我想起托尔斯泰的小说《化身博士》,小说的主人公在夜间就会喝下一种药水来改变自己的相貌、身形、声音,他以一个新的、不为人知的身份做了许多泯灭人性的事,而在白天,他依旧是一个人人喜爱,人人尊敬的化学博士。当时看这篇小说时,我认为托尔斯泰用夸张荒诞的手法表现了同时存在于人性中的善与恶。我当时认为夸张,是因为我不太相信一个白天与人和善的人真能在晚上做出踩死一个年幼的孩子这样骇人听闻的事。可是,现在我意识到或许这并不是夸张,做出网络暴力的人囿于网络世界,只能在屏幕之后敲敲键盘。那么假使,他们可以像小说中的博士那样,在现实世界中创造出一个新的、不为人知的身份,并且一到白天,又能切换成原本的身份,而他在夜晚做的那些黑暗的事将永远藏匿在黑暗中。如果真有这样的事,他们会做出些什么呢?他们曾经只敢在网络上说说的事,会不会有胆量去做呢?恐怕,比小说中更惨无人道的事都会发生。
如今,我已将该软件卸载,纵使我能冷静的分析“网络暴力”,我还是无法做到不受其影响,心平气和的,以人性中善恶并存的角度去看待这些评论,此时想起高中时一则作文题“谈谈对待网络世界的态度”,现在,我想与网络保持适当距离,免受伤害。
2018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