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就是明确目标,为实现目标获取资源和方法,并且在结果、方式、手段之间保持平衡。
华老师讲《孙子兵法》里面的“计”不是计谋的计,而是计算的计,是SWOT分析,是计算敌我双方的全面的综合的实力的对比,来知道战争的胜负,来决策我该不该打。
曾国藩主张“天道忌巧,去伪守拙”曾国藩,在平定太平军的叛乱中“扎硬寨,打呆仗”,屡败屡战,最终取得胜利,曾国藩正是孙子兵法的战略的践行者;很难想像一个人或一个国家靠“鸡鸣狗盗”的计谋只是一种症状解的模式,而非大格局的战略目标。
红军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游击战术十六字诀:“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正是这种孙子兵法“计”的结果,是根据具体实力做出的战略方针,它是基于当时的场景实施条件下保存实力的一种杠杆解的平衡方法论,而非一城一地的得失计较。
抱定必胜的目标去打仗,顶多是一个战术家、一个执行者;而真正的战略家是要通盘考虑每一个阶段、每一个动作对于整体的贡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