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来,读诗意《春秋》!
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世道衰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君。子弑父。孔子惧而作春秋。记天子之事。而乱臣贼子惧。约其文辞而指博。以春秋笔法。行微言大义。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罪我者其惟春秋。春秋既成。弟子口受传指。刺讥褒讳。挹损文辞。不可书见。有鲁君子。左氏丘明。惧人人异端。各安其意。终失其真。因孔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论本事而作传。明夫子不空言。余不惑而读孔孟老庄释。为明其义。延读左书。日夜读之。时人腹有诗书。出口而言。栩栩如在眼前。吾亦如飞跃时空。与之隔席对谈。孟子曰。春秋无义战。今不言其争。惟念其华。思之想之。作《诗意春秋》以记之。是为记。
卫国是周朝的诸侯国之一,其疆域大致位于今天的河南省鹤壁、安阳、濮阳等地,以及河北省南部一带。第一代国君为周文王嫡九子康叔封,卫国立国前后共计907年,是生存时间最长的诸侯国,也是众多姬姓诸侯国中最后灭亡的国家。
卫国,总是有很多故事。
当初,卫宣公和父亲的姬妾夷姜私通,生了急子(伋子),让右公子(可能是一种官职)职当他的老师。急子长大后,卫宣公又为他在齐国娶妻,这个女人很美,结果卫宣公就自己娶了她,生了寿和朔,让左公子泄做寿的老师。夷姜后来上吊自杀了。卫宣公的老婆宣姜和公子朔诬陷急子,卫宣公就派急子出使到齐国,并派人伪装成强盗在半路上杀死他。寿把这件事告诉急子,让他逃走,急子不同意。等到临走,寿用酒把急子灌醉,自己车上插着急子的旗帜走在前面,那些人就杀了寿子。急子赶到,说:“要杀的是我。他有什么罪?请杀死我吧!”那些人又杀了急子。左、右两公子因此怨恨公子朔。后来,公子朔被立为卫君(公元前699年),即卫惠公。鲁桓公十六年(公元前696年),左公子、右公子发动政变,立公子黔牟为国君,都是周庄王所支持。卫惠公逃亡到齐国。
到鲁庄公五年(公元前689年)冬天,齐襄公会合鲁、宋、陈、蔡五国伐卫,以送公子朔回国。六年春(公元前688年),周庄王的属官救援卫国,没有成功。夏,公子朔回到卫国,把公子黔牟放逐到周,把周庄王支持的大夫甯跪放逐到秦,杀了左、右两公子,恢复国君位。
当时或后世的君子认为,左、右二公子扶立黔牟为国君,是一种很欠考虑始终的行为。“夫能固位者,必度于本末而后立衷焉。不知其本,不谋;知本之不枝,弗强。”对能够巩固自己地位的人,必须考虑他的各方面,然后用适当的方式立他为国君。不了解他的根本,不要拥立他;了解到虽有根本却没有其他支持的势力,也不要勉强拥他。并引用《诗经》的诗句“本枝百世”来说明这个问题。
“本枝百世”出自《诗经·大雅·文王》。全诗是:
文王在上,於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有周不显,帝命不时。文王陟降,在帝左右。
亹亹文王,令闻不已。陈锡哉周,侯文王孙子。文王孙子,本支百世。凡周之士,不显亦世。
世之不显,厥犹翼翼。思皇多士,生此王国。王国克生,维周之桢。济济多士,文王以宁。
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假哉天命,有商孙子。商之孙子,其丽不亿。上帝既命,侯于周服。
侯服于周,天命靡常。殷士肤敏,裸将于京。厥作裸将,常服黼冔。王之荩臣,无念尔祖。
无念尔祖,聿修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宜鉴于殷,骏命不易。
命之不易,无遏尔躬。宣昭义问,有虞殷自天。上天之载,无声无臭。仪刑文王,万邦作孚。
这篇诗是《大雅》的首篇,歌颂周王朝的奠基者文王姬昌,据说作者是周公。除了歌颂之外,还向周成王和全宗族提出敬天法祖、以殷为鉴的告戒,以求得周王朝的长治永安。
君子借用这句诗,用以说明有本有枝,才能百代相传。而左、右二公子扶立黔牟为国君,没有认真考虑过黔牟的根本是否牢固,枝叶是否繁茂,也就是没有认真考虑是否有强有力的支持,就立其为君,必然不能长久。
黔牟是急子(伋子)的同母弟,是卫宣公和父亲的姬妾夷姜私通所生,后来夷姜上吊自杀了;而卫惠公的母亲是齐国人。这个时候,齐国已经开始走上称霸之路。黔牟虽有周庄王的支持,但此时周王室衰微,诸侯崛起。这个背景,黔牟是比不了卫惠公的了,而左、右两公子没有认真分析形势,也落得了个失身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