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胡辣汤是一种俗到牙缝里的粗食,淀粉不是用来勾芡的,就是被当做主食,大口大口地穿过食道去打发胃里面的饥虫。碗里面的胡椒、大料、肉糜、油渣、豆干、木耳、粉条,没有一种具备主菜的存在感,但如果走运没有被囫囵吞下,而是让门牙咬断或者被舌尖呡到,都可以立刻被识别出独特的滋味和口感。
这本伤心故事集就是一碗极具城乡结合部口味的胡辣汤,每个人物都是一个故事的主角,但每一段卑微的人生又独撑不起一块土地的全部过往。只有敏感如作者,才不仅仅把这碗粗食用于裹腹,而是耐着性子细嚼慢咽之后,还不厌其烦地反刍,最后条分缕析地归纳出碗里一共放过几味食料,互相间是如何地帮衬,又有怎样的拆台。
贰
写作的灵感来源无非是阅读和阅历,很明显,作者主要凭借的是后者。作为驻马店土著,被迫饱尝了那些故事里的伤心,好在作家的禀赋没有让他成为一个健忘的反抗者,而是选择了最符合长远利益的委曲求全。控制住应激本能的逆来顺受需要的是一种观察者的智慧。他的异母弟弟玉龙是早期最匹配的观察样本,从他身上作者明白了,与强权死磕只会引来无休止的皮肉之苦。于是他开始沉溺于那种更大纵深的观察,顿然发现乡村这种熟人社会,其实就是一个由前人搭好的草台班子,每个人都是为了狗血剧情奉献全部生命的龙套,而观众似乎只有一个。
每个小人物都是偏僻处的一口深坑,里面有血,有泪,有汗,也有屎尿屁,但大部分还是如水一样寡淡的岁月。这一生或长或短,能被留下和记住的就是那种像胡椒一样,不可不谓鄙俗,却有独特到无奈的活法。作者就是有那种不小心咬到胡椒粒并与之周旋到底的敏感,通过直接讲述每位主角的故事主角的人生过往、语言动作、神态个性,来立体展现他们特立独行却不自知的存在感和注定与乡村一同消亡的生命历程。
叁
乡村没有爱情,除了讨价还价、尔虞我诈的说媒外,言语和行为上的猥亵更能获得及时满足。儿童没有对浪漫关系的憧憬,只有被强迫延迟的占有欲。如果是要解决再纯粹一点的本能,DVD机里的一张盗版影碟可以让争斗不休的一家人难得和谐地齐聚一堂。看似用心纯净的喜欢,只能留在山林这种失能者的孤苦之中。
乡村没有诗,有的是被误用的语言天赋。脏话大包大揽了人与人之间的情绪表达。同样是脏字,偏偏有如吵架夫妻那样谙于此道,把言语攻击升华到塑造社会的哲学高度,痛快了自己,娱乐了邻里,也启发了晚辈。
乡村有很多的远方,但是远方从不曾在乎有过乡村。同是背景离乡的人却演绎出截然不同的命运:有的成为财富传说,有的捞偏门得来一时风光,有的碌碌无为也成了监狱常客,有的依旧在底层艰苦谋生,有的凑合着在别处开始新的家族轮回......
乡村有一点点并不值得的尊严,不是叫人见血,就是让人跌入粪坑。这种尊严没有任何精神境界做加持,只是一种吃尽眼前亏的意气爆发。每个人都有资格做15分钟的英雄:如果对面的强敌藏着趁手的凶器,代价可能是重伤或者直接赔掉小命;如果周围有粪坑或是其他污秽的象征,刚刚迸发出的尊严就会被彻底埋葬其中;如果真有一种尊严会让他人久久记住,就是孬种莫名其妙沦为杀人犯后,对最悲剧结局的处之泰然;还有恶棍在痛失所爱后把过往的痕迹付之一炬,然后彻底堕落。
肆
乡村在整体上陷入了发展的加速度,也就上演了消亡前的众生喧哗,但每个凡人的生活都还是很慢。这种慢,不是浪漫涵养出的诗意,而是天然被匹配上的卑微,这种慢享受不了爱情,一生只需要信奉一两条道理:喜欢免费给人做人生规划的外公对自己钻研出的命理学蜜汁自信;为儿孙操碎心的奶奶絮叨着,男人身边总该有个女人;与世隔绝的基督徒咕咕哩滴简单地把好事归给主,坏事则都是人干的......
每一个与苦难纠缠到生命尽头的人,在神经反射方面都比得上一位存在主义哲学家。正如海德格尔所指出的,活人的事情,拒绝被抽象概括。每个人都是在最具体的情境中做出最利己的选择,不论是道德伦理,还是长远的人生规划,都是与本能反应不兼容的抽象概念。作者置身与这些故事人物之间,对污秽和暴力有着习焉不察的坦然,故而能娴熟使用自然主义风格的那种不置褒贬的描摹,把人物遗失的过往活生生地移植到故事里。
伍
喜与悲从来没有壁垒分明过,在小人物的心胸里,所有情绪都是一团混沌。不管什么成分,只要还在涌动,就是活下去的驱力。没有哪个饿鬼在喝胡辣汤时会费心数清里面有几种调料,又是哪一种入侵了泪腺。就像卑鄙者的饥饿与胡辣汤的呛嘴轻松达成了和解,每个人都根据环境排演出最恰当的情景剧,哭了笑笑了哭,前几天苦大仇深,换个场合又其乐融融。在越是匮乏的生活里,这种短视的应激机制就越不需要拖泥带水的思量。大家不过都为了活着,消受不起太多情怀。
从精神世界的高度来看,仅仅践行存在主义的卑微人物确实没有真正活过。所谓的虽生犹死,大概就是最大纯度的身不由己配上最大韧性的逆来顺受。如果天不假其变,这种受苦的轮回只会是无终止的乏味。全靠本能活着的人,也不稀罕靠哲学家来定义自己的价值,除了继续活得久一点,没有什么天经地义的道理。对过去的泥足深陷,虽然塑造出畸形的生活,但是对美好未来的妄念更可能让当下灰飞烟灭。感谢作者,让他们在文学里活出了一点被人关注的尊严。
结 语
那些看似具有魔幻色彩的存在,只是另一片天地间的写实。如同角落里遍布的苔藓,在文明发展的背面,那一种鲜少被曝光的生生不息一直都在毫无存在感地迭代。他们原本是不自知的活着,却刷出了特立独行的存在感。因为喂养出他们的土地正在消亡,所以旧有的存在方式反而格外扎眼。相信不久以后,胡辣汤的口味也大不同从前,只是鲜少人会在意。作者所能贡献的文学的力量,不过加进了几勺没有滋味的淀粉,把那些杂碎的边角料笼络在一本书里,熬成一碗保留着古早味的胡辣汤。
附 言
故事里的人内心戏很少,这应该不是作者的克制,而是他们真的没什么心理纠结,所以故事的讲述方式天然继承了古典文学里的自然主义。要不通过思想层面,还能突出人物特点,用的方式就是《金瓶梅》里的那种“擅用犯笔而不犯”。被聚在一起的人物,多少都有点相似的残缺和苦难,但是本能不同,加上各有各的境遇,结局也就迥然相异。
插图作者岳敏君,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