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朋友们之间做过这样一个小小的实验,一个人做为故事讲述者,在不同的时间分别对三个人单独讲述一件自己三个月前与人吵架的事情,而讲述者自称这件事情自己一辈子都不会忘。
根据他的描述,吵架是由于别人偷用他的工作微信号给别人发一些侮辱性文字,当他发现后忍不住找到那个人理论,过程中那个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做法有什么问题,从而引起彼此激烈的争吵。
但是有意思的是,我们将录下来的音频进行比对,三次讲述中,只有吵架的起因以及对方的一部分肢体动作是三次描述都一致的,其余很多他认为对方说过的挑衅的语言,在三次描述中都不太一致,而且对某一位朋友的描述,明显区别于对另外两个人的描述。而事后我们也向当时吵架的目击者证实了,他的这三次的描述与事实场景也并不相符。
明明是他认为记忆深刻,绝不会忘记的一件事情,是什么会让他三次的描述都不一致,且与事实情况也不一致呢?
答案便在于心理学的——记忆偏差效应。
人的记忆是最神秘的一种东西。它总是会跟我们淘气,它在存储的过程中很容易随着时间而褪色,在我们需要的时候又无法完整的提取出来,随后大脑在回想的过程中会自动调整这段记忆,从而产生新的认知和新的感觉,最后再重新通过记忆存储回去。在这个过程中,人的大脑极易产生记忆偏差。这是正常现象,因为人们会通过“脑补“的方式使记忆中的事情显得更加合理。
比如在发生车祸之后,面对警察的询问:“黑色桑塔纳与红色奔驰相撞的时候,桑塔纳有没有开转弯指示灯?”要是你根本就没注意到有没有开转弯指示灯,那么你就极有可能会利用你认为合理的那个情节去填补这部分记忆,可能会在证词中描述开了,或者没开。
当你在“脑补“那段并不深刻,或根本不存在于你大脑中的记忆的时候,如果收到他人的暗示或者诱惑会极易产生记忆偏差。
丹贝尔·瑞特博士是华盛顿一所大学的心理学家,他曾经做过一个实验:瑞特博士给40名学生看一本漫画书,内容是两个青年在台球室玩台球的时候,有一个女人偷走了其中一个人的钱包。博士要求所有学生都单独看完这本漫画书,不能与别人交流。
事实上,瑞特博士事先在漫画书中做了手脚,他将40名学生暗地里分成了两组,学生们看到的漫画有一些细微的差别,其中一组看到的情节为这个女人是自己单独偷的钱包,而另外一组看到的则是她还有一个同伙。
学生们看完漫画之后,瑞特首先一对一地提问他们:“这个女人有没有同伙?”只有一个人答错了。接着,瑞特开始两人一组地提问,在这两人中,一个看到的是有同伙的版本,另外一个看到的则是没有同伙的版本。在回答以前,瑞特让两个学生先讨论一下各自看到的内容,最后再告诉他明确的答案。
根据逻辑,两人看到的是完全不同的漫画情景,他们根本不能也无法达成共识。可结果是,仅仅有5组人的答案是正确的。剩下的15组人最后都讨论出了一个统一的答案。这就表示,有15个人被自己同伴的看法动摇了,放弃了自己原来的观点。
后来,瑞特将这项实验的报告发表在当时的《英国心理学》期刊上。在报告中,他略带调侃地写道:“让两个人同时讲一个故事是篡改人们记忆最强有力的方法。”
在讨论是有同伙还是独自一人的这个细节中,一部分人占据了主导地位,对那些可能记忆并不深刻的人进行了暗示与诱导,从而影响了那一部分人的记忆。
瑞特博士也曾经记录过一些年轻人对于自己童年琐事的回忆,事后研究发现,在这些回忆的事情中,约有1/4是虚构的。在实验过程中,由他们的父母来判断这些回忆的真实性。不过,很多测试者都坚持认为自己的那些经历是真实的,语气都非常肯定。“你可以给那些惯用右手的人看一些他们曾是左撇子的证据,只要重复足够多的次数,他们就会告诉你这样的细节:‘对了,我想起来了!在我小的时候,爸爸曾将我的勺子从我左手里夺走,教我应当用右手来干活。’可他们的父母会告诉你根本就没这回事。”
这也是为什么,在法庭审理时,一些高明的法官或律师不允许“诱导性提问”当事人或证人,就是为了这种“诱导性提问”会引起当时人的记忆偏差,从而导致严重的后果。
记忆是人人都会有的能力,记忆偏差更是难以避免。
而且记忆偏差也不完全都是负面的,有时候这种偏差,也是在保护我们的内心。比如对某个人现在印象非常好,就会想象到这个人以前也一定非常好,并会将此主观想象加到自己的记忆中去,给自己留下美好的回忆。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属于自己与生俱来的感官记忆。作为一个理性的人,我们要明白一个道理:我们永远不可能看见事物的全貌,只有最接近真实,而没有绝对的真实。所以,看待一件具体的事情,我们不能固执己见,不能绝对化,不能只相信自己的所见所闻才是最真实的。
你身边是否也有人沉溺在并不真实的记忆中,如果有,试着去拍拍他的肩膀,对他说一句:“嘿!又被记忆耍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