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戌时,中度近视的我,看不清此刻是晴天还是阴天。
天空的颜色看起来浓灰中掺着一抹蓝,大朵大朵的云彩从右向左慢慢漂移,透着老奶奶饭后百步走遛弯式的闲适。
云彩下高低错落的楼房显出灯火通明的寂静,远处的灯光星星点点,好像一枚巨大的戒指上嵌满的碎钻,闪耀微光。
忽而,一盏灯光暗了又亮,大概是换成了暖灯;又一盏灯光暗了,有人甜甜入睡;又一盏灯光亮起来,这是城市里晚归的常态。
傍晚时分下过一点小雨,此刻一阵阵晚风吹过,带着一丝丝湿凉,宛如躺在海边的沙滩上,惬意又困倦。
半睡半醒之际,一声窗帘拍打栏杆的声响,是一阵疾风,彰显着扫过万物的力量。一缕发丝飞扑到脸上,仿佛风吹金黄的麦浪,齐刷刷一个方向,昭示着丰收的喜悦。
远处的风声有些呼嚎,仿佛低沉又锋利的箭矢,穿透林立的高楼大厦,飞向远方,穿梭星际。
闭着眼睛,耳朵越发灵敏,我似乎看见路边的树梢在风中摇摆,地上的落叶在起伏跳跃,跳进脑海里,落成一首诗。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诗里风来雨歇,不知道原本预报明天的阵雨是否会被今夜的风吹散。
第二天,太阳和黑云交替出现,一行人来到梅林绿道徒步。时而无风闷热,时而凉风飒爽,风有风的节奏,就像我们的生活有各自的节奏。想起了最近看到的一句话“生活的节奏是渐强音”。
“最强音”,是一个音乐术语,意思是在演奏时要用力达到更好的效果。“生活的节奏是渐强音”这句话出自《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意思是把完成最重要的工作要放在个人之前,退休是从岗位上退休,但不要停止有意义的项目和活动,用坚强的节奏过好生活这种想法很重要。生活的节奏是渐渐变强,不断追寻生活中更好的事情终会更好。这本书的作者史蒂芬•柯维,在生命的最后时光也让自己全身心的投入新的项目。人生需要豁达,面对各种节奏,期待美好。
最后,以一首我非常喜欢的苏轼一首词做个收尾,《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