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高中课本上有这样一幅插图:
中国老太太说,太好了,攒了60年今天终于有钱买大房子了;外国老太太说,太好了,住了60年大房子今天终于把房贷还清了。
当然这只是漫画,两种情况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消费观。今天换个角度来理解,买大房子最终目的是享受更好的生活,外国老太太当初没有准备好,却比中国老太太多享受了60年啊。等到准备好了,是不是一切都晚了。
100%的完美计划比不上1%的执行力。
况且,生活中没有圆满,只有最大化的满足;我们也永远无法完全准备好,只有时刻准备着。
采铜在《精进》中提出了精益创业的概念:
抛弃冗长呆板的计划,通过迭代优化来最终进化出一个最好的产品。按照精益创业的思维方式,你不需要完全准备好再上场,可以边上场边准备或是先上场再适应。
就是说,小步快跑,边射击边瞄准,快速试错迭代。
可见,很多情况下,如果一味等待做好万全准备再出手,“不鸣则已一鸣惊人”,那么很可能这一天永远不会到来。
生活中还是经常会听到有人说“怎么办根本没有想清楚”“我没有准备好啊”“再给我时间我需要整理一下”等等。
当人们这样说时,实际上在表达什么?
首先,是害怕失败。
可能越是别人眼中优秀者越会有这种心理,就是那些“ insecured super achievers”。他们经常被周围人捧着,但十分惧怕别人目光下的失败因此缺乏安全感。这种性格的典型特征是担心自己在别人眼里不够好,永远活在自己心里预设的别人的高预期里不厌其烦地证明自己,承受不了失败的心理反而不敢“妄为”,认为自己“没有准备好”。
我们无所畏惧,除了畏惧本身
这才是我们对失败该有的态度,战胜不了对失败的恐惧,很有可能做出极端的事情。
1972年尼克松竞选连任,他极度担心竞选失利,在这种潜意识的驱使下,鬼使神差地干出了后悔终生的蠢事。他指派手下的人潜入竞选对手总部的水门饭店,在对手的办公室里安装了窃听器。等到东窗事发,他又连连阻止调查,推卸责任,在选举胜利后不久便被迫辞职。
尼克松作为美国总统这样一个大人物,却正因为没有战胜对失败的恐惧而毁掉了自己的前程,水门事件成为他一生的政治污点。
更有甚者,有一种“灾难性思维方式”,他们把任何事情都看作灾难,把不是灾难的问题也放大成灾难。这种思维方式里,充满了“万一……怎么办”,带着这种心里做事情,往往还没开始,精神就已经崩溃了。
这个时候,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换个角度去思考,适度降低标准。
不需要一开始把对自己的期望值设为满分,别人也没那么多时间来围观你的失败,不管做成没做成,毕竟迈出了第一步,都是赚到了。
以“只需要……就可以了”“如果……就更好了”的句式鼓励自己,比如,把“万一我没有把这五道题全部做对怎么办”改成“我做对三道题就很厉害了”,是不是压力瞬间变小了。这样看似随意,甚至有点丧,确是找到投入产出比最有效的方式。
先做,资历不够就是要试错,出错了有反馈嘛及时改正就好了,无非可能会损失一些时间金钱,却获得了一生受益的经验。
还有一种想法是,追求完美。
这种情况通常是大致知道该怎么做,却因为受不了那一点不完美将整个行动搁置。一度,我也是这样的偏执的完美型人格。
举个典型例子,我有列计划的习惯,不事先列好详细的(具体到分钟的)计划,就会从心里觉得烦躁无序,是没有办法集中精力做事情的,可能这是高中习惯的后遗症吧。上了大学我发现,这招带给我的不是自律,而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因为,大学的课余时间弹性十足,计划通常被各种突发事件打破,只要我一发现没有在那个时间段做计划中的事,后面的事情就没兴趣做了,同理,如果因为自己的贪睡而比早起的计划晚了十几分钟,我这一天计划也会被全盘否定,然后一直处于不安又不甘的状态。这一切,只是因为,无法按照计划按部就班地做事,就停止后续的行动。
看起来可能幼稚死板,但这却是完美主义者通常会遇到的问题。慢慢地,我意识到必须做出改变,列计划时不再具体到每分每秒,只要写出第二天要做的事情和大致需要的时间,课余时间就从头开始做,完成一件就划掉,做减法,会感到越来越轻松。
能扭转心态真的不容易,总结起来,就是先把帽子扔过栅栏,开始才有希望。
当你面对一排难于翻越的栅栏时,先把你的帽子扔过去。然后你就不得不想出到达栅栏那边去的办法来。
只要知道任务就是翻过栅栏,为什么在想好步骤排查危险之前先去崩溃烦躁呢?如果感到无从下手就别多想,开始做了就没有空余精力去埋怨自责了,迈出第一步就是离目标近了一步。
当遇到挫折想逃避或者干脆破罐子破摔时,很容易忽略原本的格局。如果这件事一定要做,与其担心那些隐藏的问题,或者为已经造成的不完美而懊悔、而停滞不前,不如先把帽子扔过栅栏,这是对抗消极情绪的、逼自己继续接下来的任务的有效方法。
第三种情绪,逃避困难。
“下次再做吧”“好累啊先玩会吧”
我们经常听到这种论调,当然做事情要分清先后统筹安排,可现实是,说这样的话大多是出于懒惰或者自我松懈,即逃避困难。有时候这样的声音源自自己内心的拖延,有时候则来自外界的“劝说”。
还记得那些说好“明天再做”却没有了下文的事吗?
忙碌一天回家瘫在沙发上,其实学到的知识或者一天的工作还没有整理好,却打开微博一刷就是一晚上;向往很久的旅行景点,却不能忍受规划路线、找酒店找小吃的繁琐,最终将计划搁置,到现在也没有踏上那片心驰神往的土地……
明天、下次好像是很包容的东西,能给逃避的内心加一道坚硬的壳,我们在自欺欺人中获取心理安慰:这次不行还有明天呢,明天是美好的。
殊不知明天的美好在于它的不可预期,能给我们新的开始,也能降临更大的风雨、更紧急的突发事件。
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在今天之前完成本应该做好的事。
说了就比没说强,做了就比没做强,逃避,事情会永远在那里,并且负面情绪会在脑中不断积累,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种一棵树的最佳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如果总是抱有一种感觉没准备好就不能开始的心态,那么,再给你十年,你也做不好种树的准备。
特别是对于自己未知的领域,完全准备好再开始太难了,有时候甚至不知道自己面前的是bug还是机遇,如果这时候说服自己没准备好坐下来观望,那只能停留在心灵舒适区自我感觉良好而停滞不前。
当我们一再强调还没准备好时,往往是不敢面临未来的不确定;当我们鼓起勇气迈出第一步时,相信周围人会带着祝福,目送我们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