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了,天气远离了燥热,一派和风细雨。
今天,绵绵延延几个弯之后,我来到了所包的贫困户的村子,因为来得次数多了,熟门熟路的就到了第一个贫困户家。
李大妈是个热情的人,老伴去年走了,独自一人在家忙活,每次到她家的时候,那感觉就跟她家来了实在亲戚一样,一点也没有对外人的那种隔阂感,不停跟你话家常。从夸老伴儿是个好人,四邻八舍有困难去帮忙,到老伴病了,住院几趟,受了多少折磨,到离世时候家里的匆忙。再到儿子媳妇孝顺,几个孙女学业争气。从生命中的凉凉讲到生活中的温热。那洋溢的骄傲劲,总是让人心生感动,人老了,总是需要一些精神上的支撑。不时老人会告诉我家里的什么东西是媳妇送来的,又有什么东西是哪个亲戚送来的,生活保障好了,才不会为柴米油盐犯愁,不为生活所恼,自然能发现生活的好。
从李大妈家出来,朝后走了两道巷子,来到了凌大爷的家,老房子已经很破旧了,有间屋子屋顶塌了,风雨侵蚀之下,乍看下来有些不堪,几株杂草在墙头飘摇着,墙角处的几棵丝瓜藤顽强地生长着,诉说着生机。因为房子实在是老旧了,经过评估,确认是危房,给老人做思想工作,让他修缮,政府对贫困户有一定的补贴。毕竟一个人住着也不安全。但老人总是有些故土难离,不愿离开这栋老房子,毕竟房子对中国人来说,意义有多重大,更何况是年过古稀的老人,凝聚的记忆有多深刻,感情有多深厚。虽然人老了,房子也老了,毕竟相伴多年。
万大爷家在凌大爷前面一条街,本身也是个活泛人,凌万大妈失明多年,生活基本不能自理,万大爷为补贴家用,养了三只羊,每天忙活着自己吃饭,忙活着小羊吃草。几次去他家看到他家很热闹,有邻里拉家常的,有子女送东西的。万大娘虽然眼睛看不见,人却很热情,招呼着让我自己找地方坐。眼睛黑亮亮的,在她瘦削的脸上更显得有神。万大爷有的时候有点轴,村里人觉得他太固执,子女对他也有些偏见。然而,对我却和气,或许在他看来,我毕竟是外人,对外人不和气,就是另外的范畴了。好在几经周折反复之后,万大爷终于搬离了危房。
农村虽然是农村,然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村容也美,人心醇厚,行走在巷道之间,沐浴习习微风,农村与自然共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