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感是一个很奇妙的东西,它是一种放心、舒心,可以依赖的感觉,主要表现为确定感和可控感。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屡见不鲜,进而导致了一些行为问题。不了解情况的家长,常常用一些不恰当的方式去解决问题,结果给孩子带来很大伤害。
缺乏安全感的孩子,通常有以下表现,希望家长引起注意:
1.胆小怕生、黏人
0—3岁,是孩子和父母(通常是妈妈)之间建立依恋的关联时期。这个阶段,如果孩子能得到良好的照顾,感受到父母的爱,孩子就会觉得舒适和满足。能够确信自己的存在感、价值感,并对周围的世界产生信任和期待。
2.不太会表达自己
不会表达自己的孩子,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一般都是因为小时候在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时,被父母无视、否定和打击。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害怕自己不被爱,害怕被拒绝,于是选择压抑和忍受,从而越来越沉默。比如:孩子哭了,家长就呵斥孩子:“有什么好哭的,不许哭!再哭就不要你了”
想让孩子有安全感,家长应该在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时,给孩子积极的回应,这样孩子才不会担心自己被抛弃。
孩子有情绪的时候,不论是生气、难过还是沮丧,家长都应该先去安抚孩子,抱住孩子让他感受父母的爱。
3.敏感、偏激、攻击性强
心理学家马斯洛发现,缺乏安全感的人经常感到孤独、被遗忘、被抛弃,同时对他人不信任、嫉妒、敌视的态度。
这类孩子,在和他人相处中,不能确定自己是否被接受、被喜欢,自我价值感低,敏感多疑,不容易接受别人的意见,把别人的好心误解成恶意,很难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这告诫家长们,一定要和孩子建立友善、和谐、充满关爱的互动模式。让孩子感受到被爱、被尊重、被理解、被关注。
4.内心脆弱,遇事容易退缩
英国著名精神分析学家温尼科特曾说:“孩子必须确认,自己可以随时回家,才可以安心地向前发展。”
安全感充足的孩子,知道自己就算犯错了、失败了,父母永远会是自己坚强的后盾,他们会和自己站在一起,给予鼓励和支持。
这种被爱的底气,会让孩子生出无限的自信、勇气和力量,去尝试、探索、挑战,即便遇到挫折,也会怀揣希望,积极面对。
而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没有被充分爱过、接纳过的体验,因此容易患得患失,害怕自己犯错了、失败了会被父母嫌弃,担心自己不被爱了,于是在困难和挑战面前容易退缩、放弃,抗挫折能力差。
父母给予孩子无条件的支持和爱,不会把孩子宠坏,他反而会内心充满安全感,并从中汲取力量,不惧困难,积极进取。
多向孩子传递这样的信息——即便你犯错了、失败了,爸爸妈妈依然爱你,会陪你一起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