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元文ing-一个流量粉丝说:我是粉丝,可我先是个人民

我是一名粉丝,就是微博上常常被人质疑的“流量粉丝”,我的偶像是王一博先生。

在追星之前,我没了解过娱乐这个圈,也不了解“流量”这个现象。我不追剧,不刷视频,也少看电影。上网多看书和搜索,偶尔看点时事,鲜少关注娱乐,我身边大多是和我一样的人。

不要惊讶,我是个80后。十二岁开始就关在寄宿学校里,没网没电视,只有电灯泡和书,一直到上大学,有了网,也只是把网当成免费图书馆。

我的圈子很小很小,世界也像书房一样简单。

直到四年前开始追星,简单的世界破开了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门。我不了解娱乐圈,也不了解追星要做什么,莽莽撞撞就打开了那个潘多拉魔盒。五彩斑斓、烽烟滚滚,像个丛林又像个战场一样的地方,热闹像仙域又像市井。我只看到了微博一隅,这一隅充斥着各种争论,千奇百怪,大到芝麻粒儿,小到头发丝儿的事,都会拿来争一争。

当然也有“塌天”大事,那种事通常不用争,做好吃瓜群众就行,闲得慌就混进人群侃两句。我是个闲人,但不喜争论,懒(喜静)占一半,另一半就是我逐渐意识到了我是个有“粉籍”的人。

我的身份在微博上不是个路人,是“王一博粉丝”。我八卦的性子、直通通的肠子,在这陌生的世界被激活,看着娱乐圈的满目琳琅,也曾兴致勃勃。可一想我是个有偶像的人,还是闭嘴比较安全。倘若一句话惹人不高兴,人该说,你看,王一博粉丝怎么怎么样……不好。

这四年,我只眼睛凑个热闹,嘴巴闭的很好。

就算遇到王一博的事情,也只会给偶像加油,不给旁人倒油。这么多年,我连乐华(王一博经纪公司)都没“评”过,一句都没有。我那么爱吐槽的一个人!

我爱吐槽,偏人缘又好,人人都容我。惯得从小到大随性自我、有话直说、有气拍桌,到哪都横冲直撞,就是和领导们坐一桌都不带委屈嘴的,没想到网上追个星把我管住了。

我以为会一直平静下去,但这两天出了岔子。我没忍住,“参战”了。


起因是我的魏若来被抢了!

是男主提名被抢。电视剧《追风者》正在申报上海电视节的奖项,魏若来作为男主角在申报之列。(魏若来的扮演者是我的偶像王一博)

5月30号晚上,我看到奖项入围公示《追风者》男主角不是魏若来(王一博饰),而是沈图南(王阳饰)!我大惑不解。问,“《追风者》什么时候换男主角了?”

进去微博广场,看到很多人都在问,也有很多人在回:“他没选上男主角当然是他演技不行……别人演技更好……你们粉丝就会无理取闹……”

我当时什么心情呢?

就好像,贾府众人骗贾宝玉说,给你娶的是林妹妹,掀开盖头,是薛姐姐?!宝玉质问为什么?贾府人说,是林妹妹配不上你,薛姐姐不好吗?你真是无理取闹……

贾宝玉当时什么心情,我就什么心情。

这是薛姐姐好不好的问题吗?这是你们骗了我,换了我的主角啊!混淆视听!还倒打一耙?我瞬间脑充热血,刚想说话,就看到有粉丝抢先说了。接着我就看到了下面很多回复:

“沈图南本来就是男主角,这部戏是老戏骨带小鲜肉,师傅带徒弟,你们这些流量粉丝怎么还有脸来撕番。”

“一个流量还想当演员,还想跟演员抢男主,你们配吗?”

“王一博粉丝真的丢人现眼,自己拿不到奖,来网暴别人,说的好像没有别人你们就能评上一样……”

我知道他们可能是水军,可能是黑粉,可能在故意刺激粉丝的情绪,但我还是难过,因为这几条是我刷了一晚上能挑出来最体面的了。更难听更恶毒的,我不愿引用,实在是有辱斯文,污秽腌臜。

我半夜刷微博气到想哭,咳嗽都加重了,我要和这样的人去理论?我能把自己气死。我忍着气写了一篇文章,找公开资料论证:这部剧魏若来是绝对的男主角,沈图南就算是主演,也是配角。再问,“他可以申请男配角提名,为什么要提报男主角?”主角报主角,配角报配角,不是吗?

我发了微博,没有人理我,更没有人来骂我,这么大个“战场”,我居然连条缝都没挤进去。

我又去了广场围观。看到有人回,“评审就是这个规则,男主角本就可以报两名,第一男主,第二男主都能报,片方肯定是两个都提报了,只是王一博演技不好被刷下来了,这也要怨别人吗?”

看到他们一遍遍说王一博演技不好,我一次次气上脑门,想反驳,可我知道,没有用,在他们眼里有流量就等于没演技。和这样的人没法争论,演技它不属于一道数学题,它是语文思想题,是主观审美。我只能讲客观的事情。真的是两个都报了吗?

我去查了官网评选规则,原则上只能报第一男主和第一女主。但是有个例外,如果一部剧确实多男主或多女主,可最多提报2个人。


我瞬间恍惚了,《追风者》是多男主吗?追风者不是魏若来传吗?

什么时候从大男主变双男主了?你们是不是忘了这部剧它还有个女主角啊?女主还是第二主演,男二号是第三主演,你说这叫双男主剧?女主角夹在中间是啥,第三者吗?

何况,魏若来和女主是共产党阵营,沈图南和林樵松是国民党敌对阵营,你说多主角,这四个是戏份最多的主要角色,魏若来大男主,戏份高于第二主演两倍多,贡献了全剧七成以上的高光,这算多男主?

不能因为是男主演,他就得是男主角吧?

这是什么逻辑?

按这么算,《亮剑》的男主角不止是李云龙,也是楚云飞(国民党军官)?都是领衔主演,你敢把《亮剑》的最佳男主角越过李云龙给到楚云飞,你试试人民群众有没有意见。

男主角是男主演,但男主演可不代表男主角。

行业要都这么定男主角,评审为什么要把“最佳男主角”和“最佳男配角”分开颁奖?直接给“最佳男主演”,“最佳男演员”不就好了吗?

我去看了看剧方、官方和媒体号,没有人发言。微博广场上全是营销号和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打着“路人”旗号的不明人士,剩下的就是粉丝和《追风者》的剧迷们。还有在一旁观战的我。

我再一次试图参战,挑了一个言论:“你们王一博粉丝在闹什么,南来北往也报了两个男主,也是选了二号男主演。《我的前半生》也选了四番雷佳音,男主靳东也没意见。别人都没意见,就你们家没素质……”

我想评论,发现这两部剧我都没看过,下线先去补课。先搜索了百科,又去抖音搜索了视频集锦,看完我的怒火再一次高起。

《南来北往》确实可以算双男主戏,讲新旧两代警察携手作战的师徒戏。热门视频里两人戏份差不多,虽然年轻演员也不差,但老演员确实更出彩(仅代表我个人审美)。

《我的前半生》是女主第一视角戏,讲家庭主妇罗子君和前夫(雷佳音)离婚,在男主和闺蜜帮助下成长为独立女性的故事。雷佳音的“前夫哥”如雷贯耳,说明角色出圈了。当然我不认为他可以越过男主角提报男主,但你们说男主都没意见,我也没。

可这部剧和《追风者》不一样,这部剧如果把最佳女主越过罗子君给凌玲(剧里小三),才可以说和我们情况一样。

我没看到哪部剧像《追风者》这样是绝对的一号大主角被三号主演抢报主角且成功的。

我去回复评论,发现不能评,他不让我评论!我又选了一个拿《南来北往》举例的,回复:“人家本来就是双男主剧”,又配了剧情截图。

依然没人回复我,我又一次参与失败。

但看到广场有评论:“王一博粉丝又癫了,我看了人家王阳是领衔主演,绝对的男主角,你们流量粉可真够嚣张的,主角只有给你家才公平?”

然后就看到很多人附和跟评,“领衔主演就是男主角”,“粉丝无理取闹”之类的。


多男主角的标准到底是什么?

我无法认同这些营销号的解读。我理解的规则:你是独生子,就报一个主角,双胞胎多胞胎就报多个主角。像《秦始皇》《汉武大帝》《岳飞传》这种个人传记类是独生,一个男主。像《小鱼儿与花无缺》《我们仨》《中国合伙人》是双胞胎多胞胎,多主角

《追风者》这部剧生下来就只有一个魏若来,长起来的也是魏若来,辉煌的也是魏若来。

电视剧备案表上写:魏若来,国民党央行职员,受国民党央行顾问(沈图南)赏识,因见到种种腐败与黑暗,在共产党员沈近真引领下,选择马克思主义,与沈图南分道扬镳。后转移江西,参与经济封锁战,反围剿,历经血与火的洗礼,成长为我党经济战线的骨干,走出一条光荣之路。

编剧说:这部剧是为魏若来写的,剧名和魏若来人生信念有关。《追风者》原名叫《长风破浪》,魏若来在剧中的化名就叫“程长风”。后改名追风,也是追随魏若来“乘长风破万里浪”的信念。

导演说:这部剧定了王一博主演后,根据王一博又重新创作,讲述一个年轻人如何在风云变幻的世界里挣扎、选择、成长,最后走出自己的信仰之路。

制片人说:魏若来,一个穷小子取得惊人事业的成长故事。

电视剧播出两个月了,魏若来这个角色热度台网第一,被各界夸奖,被观众喜欢,在网络热传,被媒体争相报道。报道也都是围绕魏若来这个主人公:“魏若来成长为红色金融家的故事”,“大时代下小人物成长史”,“时代青年成长大剧”……

我的眼里,魏若来是独生的男主角。可显然规则的解释和我的理解不一样。

我以为的男主角,好比《红楼梦》,只有贾宝玉。但规则认为,贾宝玉、贾宝玉他爹、他兄弟、他侄子,只要在主演列表都算男主角。想象林黛玉拿最佳女主,贾老爹拿最佳男主,或者琏二爷拿最佳男主,同台领奖那个画面,我突然笑了。

我还抱有一丝希望。目前为止,微博热搜七八条,阅读十几亿,讨论几十万,但全是营销号和粉丝在“论战”,这个解释并不官方。再等等。

我等了两天,我看到有人说,“王一博粉丝网暴无辜认人等”。看到有人说“评审没有错,王阳没有错,剧方不能得罪,你们继续闹下去是在给王一博招黑……”看到很多,没有一个官方说辞。

直到我看见有一个业内人士出来说话:

“饭圈人要变红卫兵,外行左棍要变影视终极把关人,文艺作品变成了任人欺凌的小媳妇。任何时候都不缺的政治投机流氓,和独属于粉丝经济的无脑爬虫,闹得正欢……流氓爬高必跌重,蝗虫吃饱撑到死,报应不爽。”

“到目前为止,除了打棍子和扣帽子的恶毒和装委屈唤狼群的阴险,我没看见你们说出一句在理的。研究规则,百怨可消,尊重专业,少说不辱。”

他们说这个人做过电视节评审。我查了一下,是往届的,虽然他不代表本届,但他讲的规则也等于这个奖项的规则了。又看到有人说《追风者》导演也做过评审。

我心里清楚,无论粉丝再说什么,都是无谓的争,都是必输的局。因为规则的所有解释权都在主办方手里。

一时间本还理智的我脑充热血,我很生气。气在,我被伤害了,但伤害我的人好像没有错,因为,他是受规则保护的。

我是真的喜欢魏若来。

我喜欢他的正义勇敢。

一个因出身江西拿不到毕业证,应聘不到工作的穷学生,遇到受伤正被敌人盘查的共产党,他不顾危险出面掩护。他自己就是因为被怀疑红色身份而扣押毕业证的,可他毫不犹豫,他没有想过一旦被发现,他是什么下场吗?他知道,可他依然选择了救人,那时他尚不知道共产党是什么,他在搜捕者枪下救的是同胞,是义士。

我喜欢他的忠厚善良。

他住在鲁迅笔下的“下只角”(上海棚户区平民窟),作为一名知识分子,他和黄包车夫兄弟情深,帮房东周姨炒股票,周姨不听劝赔了,一穷二白的他说挣钱帮周姨还。学金融的他不知道股市风险吗?知道。不知道赔了落埋怨吗?知道。可他宁愿被周姨“剁碎了喂猫”,遇到机会还是想用自己的知识帮周姨多赚点养老钱,他把贫困的下只角当家,把七宝街的邻里当亲人。

我喜欢他的报效国家。

他的梦想和现在年轻人一样,考公考编,做金融就立志进央行,起初只为谋生在上海滩立足。可央行顾问沈图南教他三民主义,他满腔热血发誓“报效国家”。

为守护央行财产他被打遍体鳞伤被枪指脑袋也死不松手。为保护沈图南他铤而走险,被严刑拷打誓死也要保护沈图南不被攻讦。

遇到假币案,他勇斗资本买办揭露上层腐败黑暗,被当权政府明目袭杀,依然坚持正义,是沈图南压着他退了一次。

遇一·二八淞沪抗战,参与抗战的十九路军钱粮物资运输受阻,他带着黄包车夫兄弟,七宝街邻里冒着炮火把央行的库存运到前线。(这里沈近真,沈图南也一起助力,遇外敌同心协力)

遇库券案,资本勾结南京高层坑害百姓,沈图南再压他妥协,他公然反抗。他说“以身在这座山中为耻”,他说“这山中有虎狼会吞噬百姓的血肉”,他问“凭什么,凭什么好人没好报?”沈图南告诉他“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自古如此”,在央行所有人都妥协的时候,他选择忠于自己“报效国家”的理想,和沈图南决裂,退出央行孤身一人讨说法,他是孤勇者。

最后他因通缉被党安排送回江西老家,接触共产党,了解共产党,加入共产党,参与反围剿,反国民党(沈图南领导)的经济封锁战。这里没有太多故事。魏若来江西抗战的戏份,被导演在播出时重新剪辑,英雄失色,仅在最后结局展现出智勇无双,最后八集是所有追风人的遗憾,不能看到编剧口中完整的魏若来。但这并不影响我对魏若来的喜爱。

我敬魏若来侠肝义胆,敬他危难之下仍敢“致良知”,敬他面对权贵势力黑暗腐败不低头不妥协,斗争到底,敬他为底层人民发声,敬他报效国家的赤诚之心。这是身在现今社会习惯趋利避害的我,想为但不敢为的。

我欣赏魏若来,也在学习魏若来,三十八集的电视剧,两个月,我熬夜看了不下五遍,我对着他一遍遍审视我的言行,我的信仰,我的初心。


我有多喜欢魏若来呢?

我喜欢王一博,可追星四年,我从没有给王一博做过一次数据。我只看了魏若来一个星期,就第一次学做数据,熬夜给他写评论、写弹幕、点红心,每一集都转发推荐。周末不出门在家做到腰酸背痛手抽筋。

我想让魏若来这样一个我喜欢的红色榜样被更多的人看到和喜爱。我想送他上青云!我不肯他这么好的角色被埋没。我陪着他一路出圈,我看着他红遍全网,我推着他热度破万。在这一部剧这一个角色身上我投注了太多情感,我付出了很多热血。

千千万万的追风者粉和我一样。

王一博可以失去这次男主角,他也不是第一次失去了,他火了之后拍的戏有五部都不是男一,我挺习惯的。

可是魏若来,我实在不甘。王一博是王一博的王一博,魏若来是我的魏若来,是所有追风人的魏若来。两个月来,我们这个群体“红得可怕”,我们想做一次魏若来,面对不公,敢问敢争。

电视节有既定的规则,事情已经发生,报名工作在我们给魏若来做数据的时候就已经截止,我们不求补报,我们不破坏规则。

所有的追风人在网上发声,也不是想争一个奖。只是想要这部剧的相关方出来说明一下事实:“魏若来,是追风者的男主角,主人公。此次评奖不看番位,沈图南是配角因符合主演标准提报入围”。我尊重规则,也尊重事实,想请事实也能尊重我。

我们不想让将来提到《追风者》的人,都只知沈图南,不知魏若来。我会很难过。

可除了营销号水军没人在意我们。我们的诉求是别人口中的“流量粉丝闹事”“流量粉丝网暴”“流量粉丝不讲道理”……普通人可以自由发言,我发言就是流量闹事吗?我是粉丝,可我先是人民。

这件事发展到现在,我不知道哪里错了,也不知道谁错了。

我不能说规则有错,因为这个规则它不是第一天有的。既然规则没有错,我就无法指责剧组有错,因为他也遵守了规则。同理,沈图南也没有错,他只是顺应了规则。

魏若来,我不知道还能为你做什么。我心疼他。他在一百年前的民国讨不到的公平,我想在百年后的新中国为他讨回来,可竟还是不能。

空有满腔泪,不知心恨谁。

连续一周的重感冒,还在生理期,寝食不安,身心疲惫,我没有力气坚持了。


可是要放弃吗?

想到魏若来在最无望的年代里都没有放弃,他为了给当时被坑害的底层百姓讨说法,在白色恐怖下孤身犯险,团结所有媒体,为百姓发声。当年的媒体人纵使惜身,也依然助力了,全部媒体!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人性,也看到了伟大。

我想,身在新中国的我们这一代,也一样。是人都会衡量利弊,但悠悠五千年,中华文脉永续,证明中国历代青年骨子里的热血和正义从未缺席。

我有人性的软弱,我有人性的过激,我也有人性的美好,勇敢和正义。我相信每个人都有。

我希望有人能正视我们的诉求,但如果真的没有,我也依然相信美好和正义的存在,这些品质并不会因为一件事情的成败而被定义,不会因为一些人的言行而被定义,只会被我的心定义,我心中有正义,这世界便有正义。

我每天关注评论区,也会偶尔激愤,我表达的愤怒一旦过火,看到的粉丝立马会来私信我,说不可以那样说,要憋着。我不理解,我没有骂人,只是表达真实的情绪和疑问,怎么算错。她们说,“黑粉”(还有不明身份人士)惯会断章取义借题发挥,不能有一丁点言辞失误。

我追星四年,这是第一次接触别的粉丝,第一次感受这一隅之地的纷争。粉丝,流量粉丝这个群体,是被骂最多的,被人畏之如虎,恨之入骨。我有时在评论区看到一些恶意的评论也会绕道而行。这一次的接触我心有感触,粉丝,也是个普通人。

她(他)们和我一样啊,大家在成为粉丝之前,都是普通人。或是父母的孩子,或是上课的学生,或是农民,或是工人,或是白领……每个人都有身份,千千万万的粉丝,和千千万万的人民一样,形形色色,芸芸众生。

放下情绪,抛开立场,我已不在意这件事情的结果,无论是否如愿,我都不会失去希望,这个世界总会更好,明天也总会更好。

6月5号清晨这件事情各方已定论。

我没有别的期望,只是想将我的经历讲给所有人,了解才能消除偏见,每个群体都有可爱的人,不分年龄职业性别。

我是个粉丝,可我先是个人民。我拥有在我成为粉丝之前的一切权利,请平等看待我的一切言行,我有不当,请温和指正,我也是你的人民。

【结束语】

我写过很多文章,唯有这篇我希望被人看见,被更多人看见,看见消除偏见。

最后,如果你看见我,我想跟你说:

我最喜欢的一部剧是《追风者》,

我最喜欢的人是这部剧的男主角,他叫魏若来,江西人,少时家贫,1930年在沪谋生……

我最喜欢的演员,他叫王一博。

                          ——— 元文,写于2024年6月5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从昨晚到今晚,我的情绪起起伏伏,怒气升升落落,在静燥之间无限辗转。第一次近距离嗅到了微博上的“腥风血雨”,而我,也...
    元文ing阅读 152评论 4 2
  • 我很愤怒!不知道该怎样表达这种愤怒,只能干咳几声,用咳嗽代替我的不平,宣泄我的不忿。 刚刚无意点开微博,看到热搜#...
    元文ing阅读 218评论 5 4
  • 开播前的期待 《追风者》是我期待很久的一部剧。理由嘛,我是王一博的粉丝,他是这部剧主演之一。 我的期待是单纯的粉丝...
    元文ing阅读 172评论 0 2
  • 朋友说请我看电影,九龙,我说维和,你请我,得听我的。于是有了今天下午的三刷维和(我三刷,朋友首刷)。 三刷的时候我...
    元文ing阅读 363评论 9 6
  • 由姚晓峰导演,王一博、李沁、王阳主演的《追风者》热播中,今天来聊聊这部剧。 其实作为王一博的粉丝,我...
    满星辰阅读 16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