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沙河名医靳双喜,别名老香,善外科疮疡,名播四方。 具体的行医特色,我这里没有见到文字记录或者听闻。只是从民国沙河名医霍聚生重孙女那里得知这位名医的怪癖来。
靳老香乃清末沙河西毛村人,性格奇特,喜坐毛驴并着装奇异,为一腿红一腿绿的叉脚裤。其诊病时,常令一人持一托盘托住其长辫子。因性格古怪,病家请他看病甚难,如果请他不去,只要扣他的屁股,他就乖乖的跟着你去了。一次,靳老香在戏园看戏,他就扣了前一人的屁股,那人一回头,靳老香一看是自己的女婿,赶紧说:接着往前扣,都就知道靳老香来了。
靳老香有移疮而治的本领,就是患者的疮如果长在不雅处,他就把自己的鞋底在病人的其它处拍它几下,疮疡就来了个腾挪大转移,然后再去治疗。
靳老香“老虎吃肉”的故事。由上海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张占刚供稿,张占刚,沙河西毛村人。据他父亲讲:清末时,西毛村靳老香贼有名了,整个河北省都知道有这么个人。有一回,家里来了个人,说请他看个病,病情是屁股上长了个巴掌大的疮,流脓不止,又腥又臭,看了多少医生,吃了不少的药,中医西医都试过就是不好,原来就掌心那么大,后来越长越大,就成这样了。一开始他说地方太远,不大愿意去,后来那家人找了辆骡车,拉着他去了。到家一看疮,就说这个叫饿虎疮,老虎饿了要吃肉,就让人剁了二两羊肉,用布包起来,敷到伤口上,隔天换一次。别人都有点不信,说哪有这样治病的,说什么老虎吃肉,还用羊肉治。他就说法子给你了,治不治我管不了了,然后就走人了。那家人就死马当活马医呗,没想到三天过去了,疮面真的开始收口变小了。后来又以法治了一个月左右就好了。
作者按:疮有其名,必有深意也。翻阅古书,尚未见“饿虎疮”之名称。最奇莫若人面疮,能饮食而富表情,此古书所载,以待后人评定。靳老香用羊肉治饿虎疮,并非让老虎吃羊肉之意,本质是羊肉做药饵。为什么不用牛肉?难道老虎不吃牛肉?其实羊和虎尚有渊源可论。兑之本象为羊,兑居西方,上直昴宿白虎之位。兑亦为虎,履之“虎尾” 。靳老香为什么喜欢扣屁股?扣其屁股而去就诊,乃虎变羊矣,其深入易经若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