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说:我们都是远视眼,活在对别人的仰视里。
过度的推崇别人,就是在无形中贬低自己,对自己的状态不满意。
你是不是经常听到身边人说:我有个朋友怎么怎么样,我有个同学怎么怎么样,我一个亲戚怎么怎么样。当我们不再拿别人的例子彰显自己的能力时,就变得务实了,变得落地了,
关系再好,别人的优秀也与你无关。把自己向往的所有生活一一经历,并且一一体验,一一得到,不再羡慕任何人,才是真正的祛魅。
成长就是一个不断祛魅的过程。
万事万物没有百分百完美,相信残缺也是一种安排。
不是每个行业都光鲜亮丽,充满光环,很多人身在局中也有很多难言之隐。
不是每个人都十全十美,遥不可及,是人就有缺点,看到对方的优点,也看到对方的缺点,明白人是一个立体的人。
心之所向的某个地方,感觉那里是乌托邦,换个角度来想,我们所向往的地方可能正是别人呆的够够的地方。同样,你不想呆的地方,可能恰恰是别人梦寐以求的地方。
祛魅就是更坦然的去接受真实,接受别人喜欢你,接受别人讨厌你,就像你对这个世界也有“成见”一样。
当你有能力或者有能量时,你是人群中闪耀的那个;当你能量褪去,变得没那么强大时,你可能不再被看见。接受这一切的过程也是自我强大的过程,不断祛魅的过程。
因为,人是不断变化的。
当我们被刺的次数多了,反而对人性的多变有了免疫,能接受真实,也能接受多变。
有强,就有弱;有普通就有优秀;有简单就有复杂。
罗伯特.纳伯格在《祛魅》里说:一个人想要变强,就要从对世界祛魅开始,打破滤镜,停止自我贬损。
祛魅,也是一场内心的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