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在这个家庭中有很强烈的归属感,日后无论走到哪,心理都有一个强大的后盾,从不感觉害怕,从不畏惧风雨。即使学校有千般万般的不好,也不容其他人说半句。因为子不嫌母丑,但前提是学校得做一位合格的“母亲”。
01
前几天去楼上寝室找一个研究生学长,他今年毕业,考上了A学校的博士生,过几天就准备奔赴另外一个城市,开启人生新的阶段。
我去他寝室时,门是开的,地上床上一片狼籍,只有在一张床上,还铺着整整齐齐的被子,于寝室中极不和谐,而他并不在寝室。我在整个楼层找了一圈,发现他在另一个寝室坐着,看别人打游戏。
他看见我时,露出又喜又怕的表情。得知我是从他寝室过来时,便忙问我,刚才有没有看到宿管阿姨。我说没有,问他怎么了。他小心地和我说,最近宿管阿姨总是催他搬离寝室,逼得紧,寝室也停电断网了。
但是他还得等两天,等拿到A大学的博士入学通知书再走。他的同学中,有在等用人单位面试通知,暂时还走不了的,但由于受不了宿管阿姨的唠叨和没电没网的日子,现在暂时寄居在外面朋友家。而他不想麻烦别人,没有办法,只能天天和宿管阿姨打游击了。
02
这令我想起了前几天,朋友圈一个本科的学妹发的状态,大概意思是说,学校速度真快,就在毕业典礼刚刚结束,毕业证刚到手的那天中午,她们去食堂买饭,被通知一卡通已经被消磁,打不了饭了。而且回寝室也刷不开电子门,瞬间有种被母校驱逐的感觉。
事实上大学驱逐毕业生的情况很普遍,每年毕业季,全国都有一大批学生毕业。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毕业生就能够立马离开学校,有的还在奔波于学校和用人单位之间,有的等着用人单位的通知,有的等待新学校的入学通知书,有的火车票买晚了几天。
而对于刚刚毕业的学生来说,外面房子租金贵,搬来搬去还费事,加上时间较短,所以大部分暂时不离开校园的学生便住在学校的寝室,作为一个短时间的“过度”,无奈选择和宿舍管理人员斗智斗勇,即使是被断电断网,也还是坚守阵地。
在学校看来,他们之所以要求毕业生快速离校,一方面他们要对寝室床、柜子、桌子等家具进行维护和修理,全校寝室众多,这些工作量都相当大。
另一方面,学校保洁人员也希望早点打扫消毒寝室,为迎接新生做准备。除此之外,有些学校会在暑期进行寝室调整。由此看来学校希望学生早点离开寝室无可厚非。
而那些受到驱赶的学生,认为学校太无情,一毕业就受到了驱逐。原本读了4年大学,有的读了7年,对母校很有感情。临近毕业季,母校的一草一木都令他们留念,然而到最后竟受到如此的待遇,对母校的态度瞬间转弯,几年积累的情感,最后变成了抱怨甚至是咒骂。
有些人认为学生毕业了就应该靠自己,不能再依赖学校。无论是出于什么原因,毕业了就不再是学生了,而是社会人了,就应该去面对社会,有困难也得自己解决。学生迟早是要独立的。
03
确实学生毕业了就不应该再依赖学校,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学生,就该做好一切面对困难的准备。但是在学生迈出那一步之前,学校能不能让学生带着感恩离去,而不是抱怨呢?
这令我想起了几句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对于毕业生来说,学校就是照顾教育了他们多年的母亲,他们心存感激。他们希望在离开时,他们能够饱含对母校的留念,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日后功成再回来看看母校。
诗中母亲怕孩子迟迟不归,而母校却怕孩子迟迟不走。这无疑令游子心寒,日后还有谁会再回来呢?更别说是常回家看看了。
04
虽然学校只是个教育机构,不是学生“过渡”的温床,但是真正的教育却是有温度且有精神的。现在的一些大学,就像是生产机器的工厂,将学生生产成千篇一律的产品,然后投放市场,之后便不管不问。冷冰冰的工厂,冷冰冰的生产,冷冰冰的产品,教育从来都没有如此冷漠过,大学从来没有如此精神匮乏过。
这令我想了复旦大学前校长杨福家的一句话:“大学之所以被称为大学,关键在于它的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大学的文化是追求真理的文化,是严谨求实的文化,是追求理想和人生抱负的文化,是崇尚学术自由的文化,是提倡理论联系实际的文化,是崇尚道德的文化,是大度包容的文化,是具有强烈批判精神的文化”。
大学生独立于世的重要灵魂是独立自由之精神,这也是大学的正真目——授人以精神。而对于大学来说,比起言传更有效的是力行,比让学生被动学习更有效的是让学生感同身受。精神文化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一个大度包容的大学,自然能够影响一批一批学生以大度包容之精神处世。一个到处体现温度的大学,自然能够燃起学生心中的激情。
今日你以冷漠教之,他日其必以冷漠报之。有温度的家庭,养育的孩子一定是热爱生活,懂得感恩的。冷漠的家庭养育的孩子一定是无情自私,不懂感恩的。学校也是一样,那些具有热诚的人文情怀学校,培养出的学生内心一定是真挚友爱些。而那些冷冰冰的工厂制度学校,培养出的学生内心难免无动于衷些。
05
大学最能够体现其精神的,也许不在其校训,也许不在其标志性建筑,因为校训是过去写的,真正得校训之风会遗失。建筑也是过去建的,真正得建筑之骨会软塌。而真正能够体现一个大学当今之精神的却在点滴细节之处。是学校对待老师,对待学生的态度。
前不久和学校学生会的一名学生干部朋友聊天,他抱怨道,现在学校一些部门的领导老师们,越来越不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了。学生过来办事,往往没有一次就能够办好的,来来回回要跑很多趟,不是这个不行,就是那个不对,解释得还很不耐烦。明明一件很简单的事,最后被弄得很复杂。典型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
大学“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才是一个有精神的大学。“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不应该只是挂在办公室里的牌匾。
一个能正真为学生考虑的学校,不会认为学生从拿到毕业证那刻起,就与学校彻底无关了,更不会立马停了学生的一卡通。
一个能正真为学生考虑的学校,在学生需要暂时住几天时,会人性化集中安置他们。
一个能正真为学生考虑的学校,对于那些还没有找到工作的,会提供专业的就业指导和培训。
大学教育从来都不是一锤子买卖。学生的学习生涯结束了,但是与母校之间的纽带却永远也割不断。那些能够给予学生关心、照顾、引导、服务的大学,对学生来说其意义已经超越了一个教育机构原本的作用。
对他们来说这样的大学就是一个大的家庭,在这个家庭中有很强烈的归属感,日后无论走到哪,心理都有一个强大的后盾,从不感觉害怕,从不畏惧风雨。即使学校有千般万般的不好,也不容其他人说半句。因为子不嫌母丑,但前提是学校得做一位合格的“母亲”。
06
学校的小雨淅淅沥沥得下着,我帮学长拖着行李箱,和他走在校园里。他什么也没有说,只让我给他拍照。拍完一张又一张后,他说:“你知道吗?七年了,还真是有些舍不得”。
我把他送到火车站,抱了抱他,就准备走了。当我走到门口,再回头看他时,我分明看到了他用拿票的手擦拭着眼睛。他没看到我在回头看他,我想他应该看不见我,因为满眼的泪水,看什么都模糊。
车站外还在下着小雨,还记得5年前来学校的那个早晨也下着雨。一样的雨,一样的车站,也会是一样的7年。
那年我是赶着火车来的,两年后我真的不希望被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