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具体含义:三十而立,立什么?
应该能够依靠自己的本领,独立承担起自己应承受的责任,并已经确认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发展方向,简单说30岁的人应该能坦然面对一切,他可以用一生立业立家,三个方面概括。
立身,绿山就是确立自己的品格和修养,我认为他应该包括,思想的修养,道德的涵养,能力的培养,三个方面。
自强,立身之本,别把自己的需求寄托在父母的支柱上,寄托在别人的帮助上,那都是软弱的表现,立身是对每个人立足于社会,最起码的要求。
立业,立业是确定自己的所做的,从事的事业,30的人应该有比较稳定的收入的职业,从事每项事业都要有本领,按现代化说就是一技之长,这是生存的必备,随着现在科技技术的发展,对每个人各方面的要求都会越来越高,更加剧了这种情况过高的要求,这只是一段时期,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现象。立业, 不单是求生的手段,也是尽到社会责任所必备的。
立家,立家就是有应该有自己的家庭,当今社会激烈争斗,推迟了年轻人组建家庭的时间,但我认为30岁立家已经不早了,至于先立业后立家,还是先立家后立业,每个人的情况不同,也不必要分为哪个先,哪个后,年轻人必须负担起社会和家庭的责任还是早些好,三十而立的年轻人起码要求可以实现,和我们的期望有很大的差距,这当然是国人对孩子的溺爱以及就业的压力,这也是中国的特色。
四十不惑,明白了什么
四十而不惑,到了40岁才不怀疑,人到力四十岁,,看多了解决了事态的冷暖,感怀岁月的无情,往事悠悠,四十年弹指一挥间,疑惑,彷徨,振奋,欣喜之后,是沉思,恍然大悟。少了激情,多了沉稳,少了冲动,多了责任,少了盲从,多了自我,40岁的人,是10分理智和清醒的,对外,他们明白了社会,对内他们明白了自己,对自己他明白了责任,对外他明白了,社会人在生活中在社会中离不开社会,社会离不开进步,人们对社会的依赖度就会越来越高,
40岁的人不再年轻,缺少了对社会那种幻想和迫切投身于社会中的激情,生活的经历多少磨去了一些激情,多了一些沉稳,或者让他们明白人和社会的关系,就是在个体和群体的关系,个体是群体中的一份子,个体左右不了群体,那就必须正视它,个人的理想和愿望必须建立在现实社会的基础上,否则就是空想,他对内心就会有一种淡定的力量,去应对外界。
对内他明白了自己,所以他成长是在内心历练中的,逐渐强大,所谓人生归位就是把外在的东西变成内心的能量,有理想而不是妄想,有愿望而不是奢望,有作为而不是妄为,有理想,想是应该把关键在打理去实践。
一来是,因为自己出来社会工作差不多有10多年,对社会职场有不少感知, 自己是一个二度创业者在创业路上跟不同角色,不一样的人打过交道,对了解人性越来越深,形形色色妖魔鬼怪,各路神仙都有过接触,今天再来深度聊聊人生修行的那些事儿,毕竟人还是要有上进心,人需要梦想,需要追求,就肯定和修行脱不了关系,对于奋斗者来说,修行就是一生的必修课,所有的幸福都来自于修行上的提高。
我们在实践中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人,有高深有修行很好的人,也有各种恶人等,所以我们不需要追随那些无所谓的智者大师,那是你投影出来的,只是你能不能在这种美好的能量,在你体内放大,我们每个人都有,爱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也有恐惧的一面,也有贪婪的一面,也有纠结的一面,愤怒的一面,也有痴迷的一面,,,,,
所以我们就需要修炼,通过修炼让我们提高能量,提高境界,世间本来就不存在,好与坏,只有你是否自在,我们对世界一切事物好的看法,坏的看法,仅仅是我们的认知和大部分人的成见,比如我们站在自然规律来看,是无善无恶的,一切都是自然而然,春夏秋冬,生老病死,都不会因为任何人的意志而改变,也有地震海啸洪水,火山爆发等灾难,我们再来看看老虎,老虎森林之王,兔子在森林中很正常的,最低级的动物,那老虎需要吃肉啊,把兔子吃掉了,站在老虎的角度,很自然,丛林法则就是弱肉强食,弱者被自然规律淘汰,强者生存繁衍进化,这就是丛林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