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语文的关键在于阅读,这是令很多家长头疼的一件事。
有些家长觉得是孩子太懒了,有的家长觉得孩子坐不住板凳,还有的家长觉得孩子读了也记不住。
孩子不爱阅读,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家长。因为家长的不重视,错过了孩子最佳的培养阅读习惯的时机。
我遇到过这个一位宝妈,她的孩子今年小学二年级,读书就像挤牙膏,一个字一个字的蹦,若是不带拼音的文章,那几乎读不下来。为什么会这样呢?关键就是从小就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家里的书买得倒是不少,但是都新得和刚拆封时一样。每每让孩子读东西,孩子头疼,家长闹心。看着别的孩子可以将读过的故事流利地复述下来,并且还能有自己的思考,是说不出的羡慕。
为何会如此?其实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来说,读书不需要多么难,但一定要有一个好习惯。
在孩子三周岁左右,就应该接触阅读了。注意,我说的是阅读,不是背故事,背儿歌,而是读绘本故事。有的家长会说,孩子不识字,怎么读哇!这就需要家长的辅助了,有时间的家长可以带着孩子一同阅读绘本故事,亲子阅读不仅能增强孩子的理解能力,还能够增进亲情。忙于工作的家长可以利用点读笔,或者有声书,让孩子每天保证二十分钟不间断的读书时间。不间断的读书时间是指这二十分钟孩子就是在阅读,不吃水果不喝奶,不是碎片化的拼凑的时间。
每天二十分钟,听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家长需要耐心的引导,一开始最好能够做好配伴。不需要多,坚持三个月,你就会明显发现孩子的语言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随着年龄的增长,家长在选择绘本故事的时候,要逐渐缩小图片的占比,增加文字的占比。可以给孩子选择字体比较大的书本,至于书本的类型,不能局限于故事,关于安全的,成长的,科学的,都可以给孩子涉猎。
进入小学一年级,就可以让孩子阅读名著名篇了。《安徒生童话》、《海底两万里》、《窗边的小豆豆》都是孩子们比较喜欢的书。这时候,家长朋友们就可以把绘本故事收起来了。我们要利用一年级一年的时间,迅速地增加孩子的识字量,绘本故事已经满足不了孩子的求知量了。在阅读的时间方面,每天二十分钟是最基本的,时间充裕的孩子还可以再适度增加。
同时,这时候因为阅读内容的难度增加了,家长们千万不要着急,一定要让孩子把读过的每一页读清楚,读出效率来。不要求量,要求质量。每天一页、两页,字能读清楚,句子有感情,能读得绘声绘色才好。读完并且能够对文章有所理解,那是最好不过的。
如果这几年你都坚持下来了,那么恭喜你,你的孩子已经完美度过了阅读启蒙的时间。以后到了二、三年级的阅读,都不会有太大问题,只需要再坚持做到两点:一是坚持,二是合理选择适合孩子阅读的内容。
关于读书的内容,我建议不要用漫画书代替文段阅读,不然将来到了高年级,会很棘手的。
好了,今天就分享这么多。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