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闷了好些天,想出去散散心,洗涮完毕,整装出发。口袋里装着前几日摔碎的玉佩,想把它送至月牙湖,于是找到了目的地。又忽然想起前段时间和朋友逛月牙湖,没有走完,只知道前方是紫金山,这次顺便走一遭吧。
天气挺好,阳光灿烂,风再大一点,就舒适不过了,延着湖边,由着性子迈步,前段路程比较空旷,树木稀少,阳光直射,走得双腿疲软,进了旁边的公厕洗了把脸。往里走,来往的人多了,来往的车子也多了,从身边呼啸而过,最近有人把汽车当做F1来开,得当心才好。
“夏季到来柳丝长,大姑娘漂泊到长江,江南江北风光好,怎及轻纱起高粱。”这几句歌词最是让人记忆深刻,一位灰白头发的老者正在拉着二胡,用的就是这首曲子。现在的年轻人估计没有听过,我也是听父母唱过,这是属于他们那个年代的记忆。
路边的座椅上坐着窃窃私语的情侣、聊着天的大爷大妈,牵着狗、抱着孩子,摆着相机拍照的一家人。几只小船荡在湖面,风吹皱了水,吹皱了湖边的那几棵杨柳,满枝绿叶摇晃。汽车在桥上驶过,卷起一阵风尘。
抬头望,茂盛的枝叶遮挡住上头的阳光,稀稀疏疏的光线插进叶缝中,很是温柔,没有一点夏天的粗狂。落地的叶子成群结队满地跑,如波浪翻滚,排山倒海。走在上次和朋友折返的地方,不由感伤,这世界很是温暖,也很悲凉,剩下的路只有你自己一个人走完。
一个人就一个人吧,哼着歌曲,看着别人,抱着旁观者的心态。明城墙站了六百年,如今还站在那里,看着日出日落。墙角下几十个农民工,挖着地下管道,带着安全帽,统一的蓝色外套,铲着一锹锹的泥土,挥汗如雨。旁边的混凝土钢板就是这批城市建设者的午休床,他们可以在那里休息。“滴滴…”后面来了一辆汽车,它在提醒我靠边,我向路边走了一点,它加速疾驰而过。
紫金山我已经爬过三遍了,但没有走过这条路线,好奇心是每个人的共有的毛病,可我越走越眼熟,似曾相识,后恍然大悟,这是一年前来过,这是琵琶湖公园,带我来的是另外一位朋友。这里的风景很适合弹琴,他喜欢文学,连说话都一语双关。
这里确实景色怡人,闲情雅致,最适合谈情。在夕照轩小坐了一会,亭内或卧或坐着几人,听着音乐,闭目养神,很懂得享受生活。湖中的荷花开的很盛,一朵白一朵粉的,点缀在绿绿的荷叶之中。湖面下降了很厉害,有的地方露出干巴的河床。这琵琶湖相传是朱元璋的后花园,他真的会选地方,但当时多了一份奢华,少了现在的这份宁静。
提步前行,走到木踏桥上时,我抬头回望,这是怎样的一副青山绿波水墨画卷啊:迎面绿水,湖中一点点白里透红的荷花,外围砖砌的城墙,远处高耸的紫金山,山上两座铁塔,蓝天白云。可惜我的描述单薄,写不全这美景,日头渐渐高了,我想该回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