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新学会了两个词语“朵”.“觉觉”。我倍感新奇。
骤然的,她长大了。抚摸着她黄黄的,稀少的发丝心怦怦的,这个小人儿,一点点的把万千世界慢慢的看,慢慢的听,慢慢的学,慢慢的懂。
从未停止前进,一直在长大。
我为之动容更为之自愧不如。
朋友说“小儿难养”。未成母亲的她,表示的是一个观点,一句叹语。然而已经成为母亲的我,却不能如此简单的评说。
难养或许只是因为不懂,不懂她的语言,不懂她的感受,不懂她的需求。
母亲以为只要做了母亲就是母亲了,错了,母亲这项工作是必须需要精力,必须需要思考才可以完成的。
小儿是需要被认同的,不是被接受的。
这是在日积月累的生活实践中明白了。
小儿不难养。
小儿长大,需要时间,需要粮食,需要玩具而最不能缺少的是父母的陪玩。
难养是我们无处不在的忙碌,我们想静下来玩玩自己的游戏,看看喜欢的电视,而不想跟一个疯子或者一个傻子似的陪小儿玩闹。
成人的世界太多的观点,太多的面子,用“难养”能够遮挡很多需要的“厚脸皮”。
小儿的模仿力强,众所周知,倘若每一个词语都能够由父母共同去给予给孩子,小儿会很难养吗?
午饭过后,我在客厅,先生和孩子在房间准备午睡,躺在客厅的我正刷手机,孩子的声音传出来“妈妈,觉觉,妈妈,觉觉。”
先生的一句“睡觉觉,让妈妈一起来睡觉觉”
孩子一步步的走向我
“妈妈,觉觉”
我感动了。
“睡觉觉,妈妈过来睡觉觉。”我重复的对女儿说。
“宝宝一起睡觉觉。”重复再重复
她的第一声“觉觉”或许是无意识的,而我必须让她变成是有记忆的,先生躺在旁边也重复的完成这个词语“宝宝躺中间,睡觉觉。”
词汇是普通的,情景可以是欢乐的。我希望她的每一次发声都能被记忆,被母亲父亲一起去记忆的。
孩子是跟时间赛跑的,一步步的接纳这个世界。成人大多数是停止的钟摆,以自我现有的感受去教养小儿,小儿自然难养。
我们不能单单指责孩子,更需要反省自己,是否在成长,是否有真正的去倾听孩子的需求。
我们要学的或不是如何育人育才,或只单单的是如何每天陪孩子玩。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玩伴,孩子是父母最洁白的镜子,无一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