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我读初中还有高中那会,正是鸡汤风靡流行的时候。那个时候,几乎老师开给我们的书单里都会有一本叫做《心灵鸡汤》的书,同学中若是有一个人有一本《智慧背囊》,大家都会争相传阅。
我读高中那会,一次学校来了一个演讲人士,就是专门给老师培训的那种,给他们讲了很多热血澎湃的内容,末了,还给他们每个人发了一本《心灵鸡汤》。
那时我的一个老师特别喜欢看这种书,当时我非常喜欢看《意林》,她经常把我的《意林》拿去看,我就借她的《心灵鸡汤》。
初中我就看过一些这种书了,那个时候年纪小,一看这种书就觉得整个人生都明朗了,瞬间有种任督二脉都被打通,恍然大悟的感觉。
那是鸡汤的黄金时代,也是把鸡汤当圣经的时代。可是仿佛就是突然有一天,满世界的人都来讨伐和狂喷鸡汤,各种举例论证鸡汤的危害,说鸡汤有毒,鸡汤无用,鸡汤都是胡编乱造。那么什么文章才能叫做鸡汤,鸡汤到底是什么鬼?
其实大部分人连到底鸡汤是什么,什么才能叫做鸡汤都分不清楚。就知道突然有一天大家都唾弃鸡汤,拿出一堆证据,一看,啊真有道理,然后从此看到任何表面无实用,励志,暖心,温情,正能量类的文章,都管它叫鸡汤。还有一种最讨人嫌就是看到很多人都反对鸡汤,然后就顺水给这个词赋予更多的贬低概念,从而体现自己的渊博,理性,高贵和优越。
我管这种人都叫文盲。因为只会人云亦云,根本不会自己判断,不会独立思考的人真可怕。
上网查一下鸡汤文,基本上大部分都是吐槽的,有少数中性评价,也有为鸡汤文辩论的。
知乎上就有一个段子说,“鸡汤文通常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爱乱举例子,胡编乱造。比如我有一个美国朋友,曾经很吃惊的问我,为什么你们中国人总喜欢用别人的成功例子来证明自己文章的正确性?难道失败者的奋斗就没有可取之处么?实际上我根本就没有这个美国朋友……”
还有人说,“并不是所有带有励志色彩的文章都属于鸡汤文。所谓大众鄙夷的鸡汤文大抵是过分强调某一片面因素,比如坚持、乐观,而忽略了其他对于达到目标非常重要的因素!”
然后下面还有一堆人在辩论,大意就是很多人分不清正能量和所谓的鸡汤文。鸡汤不等于正能量,鸡汤是指那些脱离客观事实虚伪的正能量。
如果你仔细搜,还可以搜到那种超级正面的评价,比如:“鸡汤文主要是表达一篇比较有意义的文章,能给人启迪,或者发人深省,或者暖心。要说用在什么地方,这个就看你了。因为这类文章的,是比较积极上进的,或者有思考意义的,可以跟朋友分享,也可以教育别人,如果你是讲师,也可以贯穿在你的演讲内容里。”
一万个人眼中就有一万种鸡汤。鸡汤这个概念本身就是模糊的,看自己的理解和定义。我写这篇文章并不是要为鸡汤平反论证什么的。我只是看不下去那些被你们玩坏了的概念和意识。因为鸡汤在大部分人的脑海里都是一个非常负面的形象,然后很多人就不加区分、理解的给很多文章都贴一个所谓的鸡汤的标签。
一个东西它到底是不是真的,有没有用,那要分是谁看到了,谁说的,和用在什么场合。
罗永浩曾说自己当初在当英语老师之前,经常背单词背得很痛苦,坚持不下去,于是他就在他的床头放了一堆鸡汤类的书,每天持续给自己打鸡血,然后就慢慢的坚持下来了。这种持续的鸡汤就曾给过他精神力量。
我自己曾经在天津打暑假工整得很苦逼压抑的时候,就看手机里那些正能量的文章,比如如何生活的更好和有趣之类的文章。这种文章在大部分人眼里都是鸡汤吧。但是我就是因为看了那些文章,觉得很好,然后每天早起看周围的生活来缓解情绪的。
很多知识并不是它本身没有实用,而是你从来就没有去用过,去行动过。看完了就看完了,没有任何改变,然后所有的文章就都变成了你理解的鸡汤。如果按照这种思路的话,那么所有的书都是鸡汤了,因为你不行动,它都没有用。
关于鸡汤真假的问题就要分谁说的了。就是所谓的名人效应。你看乔布斯,马云等很多名人说的话,很多都像你们理解的鸡汤,那为什么他们说的话就能被那么多人赞同和引用呢?原因并不是他们出名了,所以说什么都对了。而是他们说的话他们都做到了,或者说他们就是那样做的。这些话如果被那些无名小卒们说出来就是鸡汤了,因为他们自己都做不到,也没仔细考虑过可不可行。
那些搞传销的人之所以能那么轰动人,他们说的话有些确实是能激励人的,而且是持续不断的洗脑和激励。但是他们卖的东西是虚的,所有的话语也就都成了鸡汤和一个骗局。
还有很多道理,很多话,都要看你当时的心境和你用的场合。如果这两个都不搭调的话,那么那篇文章也有可能成为你认为的鸡汤。
可能我说了这么多,你还是觉得你就是你,鸡汤就是鸡汤。那我只能说文盲就是文盲。恩,我也没读多少书,也不是拿文盲说事,但是我真是忍不了那些自己都没理解好一个东西就到处给别人贴标签,下定义,来彰显自己的理性和聪明的人。
很多人都是为了批判而批判,往往连问题的本质和含义都没弄清楚就开始盲目跟风,强烈抨击。总有那么一些人无所事事,每天躲在屏幕后面到处去评论、瞎喷、开骂,为了争论而争论,这些人可比文盲无知多了。
什么才是你自己认为的鸡汤,鸡汤到底要不要喝,什么文章才是真的对你有用,这个都需要你自己去权衡。
独立思考,不要轻易被他人的观点所左右,尤其是在互联网信息大潮的时代。对信息的不区分,不理解,轻易就被别人残害了价值观。
身为一个知识分子,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辨别信息的能力,不要人云亦云,像个文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