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学习都是有方法的,有次第的,学佛同样是如此。学佛从人法、天法、声闻法、缘觉法、菩萨法次第开展。《金刚经》云: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修一切善法,也就是五乘共法,人天善法是基础,若要解脱证果,无论是成为声闻缘觉,还是菩萨,乃至成佛,人天善法都是必须做的。一切世间善法都是佛法,我们的胸襟要打开。
要行道做德,德存足了,功夫就来了。有基础了,再契入五蕴无常、六处无我,就能契入到声闻缘觉,契入空。然后再发心发愿就有力量了。普通人说随缘,其实都是随业。反思自己,非常惭愧,曾经发愿要去行持善法,但是没能坚持,没能克服生命流转的习性,而随业了。以后行持善法,不能盲目发愿,虎头蛇尾,而是合理规划时间,观察身心习性,一点一滴做起来。
每个人都带有各自的场能、信息,如果有能力在不好的信息场能下生存,不被境转,表明自己有一定的承受能力了。然后再去尽道做德,就不一样了。读到此处,感觉如此朴实,又如同甘露,感同身受。在都市现代生活,竞争的压力,生活的琐碎,能够心定,非常不容易,在世间是抵御生活风险的屏障,于修行更是有益。
人法的最后就是菩萨法,菩萨法在人间落实的时候就是人法。开悟前后没有什么区别。所以我们要实实在在做好点点滴滴。
三乘正法就是声闻、缘觉、菩萨法。指的是出离心、解脱。侧重点在于熄灭贪嗔痴,断染爱,破无名的,跳出三界外,出轮回,不在五行中。三乘是在人天的基础上,再去观察无常。真正破除我执,就是《金刚经》所说:无我相、无我见。自然而然的就会心无所住。无我相和无我见,是有阶梯的,是能踏实做好的。基础就是人法、天法。我们就不会追求打坐求开悟了,开悟是有条件的。
大乘不共法,是指人、天、声闻、缘觉、菩萨有区别的地方,就是菩提心、大悲愿。菩提心就是普度众生,每个当下都成佛的心。我们学佛,就是要成佛,若要成佛,就要普度众生。
四不坏净是一生成就的法,现在看起来的小事,日积月累下来就是大事。如果在每件小事中能安心三个月,打坐就会有境界。今天很有感触,心不随境转,内心宽容,就能做到烦恼即菩提。
明白了学佛的次第,心里更加安定,也有了继续精进的决心。感恩佛陀,感恩师父,感恩大人,感恩修学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