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智械画师
AI算法提供:Stable Diffusion
技术进步的脚步,无法阻挡
AI在人类应用领域范围越来越广,有关AI是否会取代人类的讨论也日渐增多。自2016年Alpha Go击败世界第一围棋冠军柯洁,AI的能力首次为大众所注意到,直到最近几年,AI识图、AI摄影、AI写作,越来越多的AI应用触及到普通人生活中。而今,借着众多惊艳画作进入人们视野的AI绘画,又一次引起了大众对于人工智能的讨论。
从国外到国内,各种AI绘画网站涌现,科技工作者们乐此不疲,从深度到广度挖掘AI绘画的种种可能。于大众用户而言,目前市面上的AI绘画操作方式都较为简便,只需操作者输入关键词条,稍等片刻就能收获一副画作。根据AI被开发者“投喂”数据的体量,最终成品也会有所差距,或是抽象到“san值狂掉”,或是惊艳无比。个中佼佼者不论是对指定风格的模仿,还是对画面细节的处理,都达到了令人叫绝的程度。
出于不同身份,人们对此看法也不尽相同。普通网友往往对AI绘画能使自己脑中天马行空的想象具象化的功能感到惊喜。而从事绘画工作的工作者则对AI绘画的智能感到担忧,“我们的存在还有意义吗?”
绘画行业的“智械危机”
一直以来,技术的出现都是为了服务人类。AI绘画能够帮助人类完成重复性作画需求,让创作者更好地将精力放在创作本身,也成为许多普通人实现创作梦想的重要工具。但现实中天资聪颖的画手始终是稀少的,更多的是普通从业者,而快速发展的AI绘画,其呈现的效果已经达到众多普通人难以企及的水平。
例如之前引发外网热议的“AI作品获得美国科罗拉多州博览会艺术比赛一等奖”事件,获奖者Jason Allen便是基于AI产出的作品进行反复修改。固然其用心颇多,但也可见AI作画的出现大大降低了艺术创作的门槛,对于大部分从业者而言,的确会影响其原创热情和信心。
此外,版权也是AI绘画逃不过的关。由于绘画AI创作模式的特殊,以及可参考案件数较少,不论是维护AI的创作权益,还是鉴定其侵权与否都难度较大,仅仅依靠软件开发商制定的规范仍是难以防范有心之人。由此不难理解为何主打“画风还原”日本绘画AI“mimic”上线后遭到众多日本画师抵制,纷纷声明禁止AI学习自己的画作。
不过,如果回顾过往来看,关于绘画AI是否会取代画师的忧虑也并不完全是新鲜事。19世纪,法国画家保罗·德拉罗什初见摄影技术时便高喊“绘画已死”,但绘画并未自此衰落,反而是衍生出更多的绘画风格,并通过摄影复制得以广泛传播。同样绘画AI在对行业产生巨大影响时,也能成为创作者的辅助工具,提高工作效率,探求突破固有角度和思路的可能性,还能激发普通人的创作热情,让艺术与大众产生联系。
从科技发展角度讲,AI绘画还有巨大的进步空间。70年代,艺术家哈罗德·科恩开始利用电脑程序“AARON”进行绘画创作,此技术发展至今在作画精度和质量上颇有提升,但仍旧存在作画“抽象”问题,在追求真实感和细节处理的人像、景物作品中尤为明显。除了技术层面的提升,AI绘画服务领域也有待拓展,其未来服务对象可以包括与绘画相关的所有行业,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正是更为成熟的技术,需要开发者们不断努力推动AI绘画持续向前发展。
当AI绘画应用不只是图像生成
得益于AI所具备的超强学习能力,其成长速度也十分惊人,如今市面上出现的AI绘画已经形成了“诸神大战”的局面。据目前网络上能够收集到的信息来看,也不乏开发者们力求开发出AI的更多功能,将其运用于更多场景之中。
国产AI绘画应用中,“文心一格”与“即时AI”在AI绘画产出画作的基础上,还能为设计起到更专业的辅助作用。前者在预览页面就有AI画作用于马克杯、帆布袋等产品的效果图,后者则能结合使用者的文字描述和图像联想,快速生成参考图,且设计者可以在此基础上,控制颜色、构建基础图形、调整布局等等。
除了生成指定图像,现在的AI还能“想象”出画框之外的场景。此前AI绘图“DALL-E”添加了“outpointing”功能,为系统带来了拓展任何给定图片边界的功能。其中传阅最为广泛的作品莫过于《带珍珠耳环的少女》一图。
Dreambooth则能够“记住”用户输入图片中的物体,然后把此物体作为关键词套用到创作中。YouTube知名博主 Corridor Crew 就做了尝试,将成员照片“投喂”给Dreambooth后,就能将其作为关键词搭配任意风格和场景生成图片。
微软亚洲研究院提出的NUMA,可以基于给定的文本、视觉图等素材生成图像或视频,还可以进行图像补全、视频预测等等。在此基础上,微软亚洲研究院将其升级为NUMA-Infinity,可以生成任意大小的高分辨率图像或长时间视频。
清华大学相关团队则针对现有技术方法进行改进,开发出Thin-Plate Spline Motion Model for Image Animation技术。其功能体现于可以驱动图片人像做表情,甚至驱动身体做动作。
此外也有基于现有软件代码进行自定义后的“船新版本”。例如基于AI 绘画“DIsco Diffusion 5.6”源代码的软件“AI作画离线版V3.9”,除了具备基础的作画功能,还可以将AI生成图片转换为3D视频,调整参数设置可以设置视频时长和镜头位置。
再比如StoryDall-e可以在不同图像中生成同一角色。按照这样,在保持同一角色的情况下输入不同指令便能形成一副连贯且具备故事性的作品。
自从AI绘画在网络上“走红”之后,人们讨论重点往往围绕着其对绘画行业的影响,但仍有大量AI技术者帮助AI绘画快速发展。结合以上诸多例子便不难看出, AI绘画不仅在技术层面迅速提升,也在逐渐深入到绘画行业各个方面,寻找这项技术更丰富的应用可能。纵使目前AI绘画仍处于探索阶段,并且确实存在着一些未能解决的问题,但技术进步的脚步是无法阻挡的, AI绘画这一新事物也将在一番突飞猛进的发展后,在争议声中找到它该前进的方向,走向更广阔的舞台。而人们现在忧虑的问题,自然也会在那时找到解决办法,毕竟AI只是用大量数据接近现实的一种工具,而人才是赋予其想象力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