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三月,草长莺飞,开启了《中庸》的学习。
《中庸》是儒家经典《四书》之一。《四书》分别是《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中庸》位列第四,是因为朱熹认为其内容较难理解,《中庸》的作者是孔子的嫡孙子思。
中庸是道德标准,不仅是处事之道,也是一种人生境界。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天命谓之性,率性谓之道,修道谓之教。”天性就是人的本性,遵循本性就是大道,做人做事遵循道就是修养和教化。
中庸之道就是遵循大道,修身律己,不偏不倚,适可而止,清代名臣曾国藩、唐代名将郭子仪,汉代张良皆是秉承中庸思想,修身律己,知进退,成就事业,福荫子孙。
中庸之道即天人合一,是至诚、至善,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学习《中庸》,领悟中华经典;修身立德,弘扬文化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