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入学的我上课时脑子一片空白,下课时桌子一片空白,干嘛去了?收拾好东西玩去了。
下课确实是玩去了,上课时倒不是故意脑子一片空白,实在是听不懂也记不住,关键是还不会写,现在回忆起来,连我自己也怀疑自己当时是不是还没开窍,别人都听得懂的记得住的,在我这儿难上天了。上课眼睛是看着黑板,耳朵也听着老师讲课,也没想其他,可脑袋就是个漏,进得快出得更快,知识从我的左耳朵进去,又径直从右耳朵出去了,根本没经过脑回路。经常听写不过关,考试排倒数,中午留学摊,晚上挨尺板。
自小我妈对我的教育都讲究松弛有度,软硬兼施。通常是第一遍犯错,口头提醒,说你这字写错了啊,快改一下,改了还是错的,语气较前稍严厉,怎么还是错的?此时可以隐约感觉到她心中怒火已燃,第三遍改还是错的,那肯定是尺子先干活了,小尺子以一个能感觉到疼,但又不会疼很久力道打在我手上。一遍又一遍的改,一遍又一遍的挨打,我总算是稍微长了点记性,直到作业完成的那一刻,我解放了,老母亲更是得到了解脱。收拾好第二天准备用的东西接下来就是我妈的娱乐时间了,她通常会在辅导完我作业后看会电视,这个时候我干嘛呢?洗漱,准备睡觉。小孩子总是贪玩的,为了看几眼电视,我把洗脚盆端到客厅充分利用时间,我妈可能是可怜我,默许了这一番操作,不过每次都是看个十分钟左右她就清清嗓子,差不多了哈,该睡觉去睡觉了,听到指令,我肯定是乖乖执行的,不然就可能就没有下一次了。我是怎么知道的?就是有一天挺不自觉的,然后就尝到了恶果---家里电视一周没开。功课在“尺子”的威逼和“电视”的利诱下渐渐有了进步,虽说不上优秀,至少不是班级倒数了。
论学习中最吃力的一件事当属背书,至今如此。那时的我背书唯一的办法就是苦读,没错,一遍又一遍地读,以十遍为起点,十遍后去背,背不出来,再十遍,反复循环。我妈坚信“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每次读的时候我都朗朗上口,一到背的时候就支支吾吾,牛头不对马嘴,真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我妈时常教育我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眼和口我是肯定到了,心在哪里我的确是不知道,倒不是真不想用心,而是我那时候根本不知道怎样用心,心是啥 ?好像是在我紧张时候只会扑通扑通乱跳到喉咙口的那个东西,它和手不一样呀,手可以用来握笔写字,心呢,它不是在肚子里吗,怎么用来读书记字呀?每次背书嗓子念哑了,眼睛也看痛了,结果还是不如人意,通常是当晚勉强背下的课文,第二天到了集体背诵的时候,我就滥竽充数了,有时担心被老师发现,我还自作聪明地仿着别的同学嘴型意图蒙混过关。后面渐渐背书没那么吃力了,但是相比其他同学,我的记性确实差,需要背长篇大论的课程,总是让我头疼,比如历史,地理,政治,好在它们都被划分到文科,于是高中文理分科,我的理科优势让我暂时告别了书读百遍的艰难岁月,为什么是暂时呢?后面你会知道,我高考志愿选择了理科中背书最多的一个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