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关于进食之礼,《礼记·曲礼》中有如下描述:“共食不饱。”同别人起进食,不能吃得过饱,要注意谦让。“共饭不泽手。”指同器食饭,不可用手,食饭一般用匙。“毋抟饭。”吃饭时不可抟大饭团,即不要争食。“毋放饭。”要入口的饭,不能再放回饭器中,否则别人会感到不卫生。“毋流歌。”不要长饮大嚼,让人觉得是想快吃多吃,好象没够似的。“毋口它食。”咀嚼时口中不要发出响声。“毋啮骨。”不要专意去啃骨头,这样容易发出不中听的声响,使人有不雅不敬的感觉。“毋反鱼肉。”自己吃过的鱼肉,不要再放回去,应当接着吃完。“毋投与狗骨。”不能把骨头扔给狗啃。“毋固获。”不要喜欢吃某一味肴馔便独取那一味,或者争着去吃。“毋扬饭。”不要为了能吃得快些,就用食具扬起饭粒以散去热气。
为什么古人这么讲究礼仪?
因为我国是礼仪之邦?
如今很多人认为,礼仪就是一个空虚的、教条化的东西,甚至认为吃饭的礼仪是多此一举,人们常说:
我想怎么吃就怎么吃,讲究那么多干嘛?怎么舒服怎么来。
礼仪真的是多此一举吗?
看《动物世界》,有人喜欢狮子,有人喜欢老虎,有人喜欢狼,这些动物很厉害,还有这样一种动物,它们体型虽然不大,但是咬合力超强,可以与狮群抗衡,它们就是鬣狗。
有人听到这就会说,鬣狗啊,这我知道,邋里邋遢,吃大型动物还非要钻进尸体,看着太恶心。
是的,很多人不喜欢鬣狗,就是因为它们吃相太难看。
人们讲究吃饭的礼仪,很大程度也是因为不能“吃相”太难看。
这里面的“吃相”,表面上虽然说的是吃饭,但实际上反映出的是内心的境界。
比如,
“吃饭不能喜欢吃什么就只吃什么”,这里说的不单单是不要挑食的问题,更重要的体现是,要控制自己内心的贪念。
“咬过的东西不能再放回去”,这里说的不单单是卫生的问题,更重要的体现是,要有同理心和坚韧的意志品质。
有这样一个故事,西安大雁塔是玄奘大师翻译佛学经典的地方。有一天,唐太宗李世民来参观,他发现一千多名僧人在一起吃饭却听不到任何碗筷的声音,也听不到咀嚼食物和喝汤的声音,大家的神情都是很自然,并不像刻意是表现给自己看的。
李世民对玄奘说:了不起!如果我的军队像你们这些出家人一样整齐,那我可以战无不胜,所向披靡。
动物吃饭是依据本能,它们不讲礼仪,表现出的完全是兽性。而人不一样,人虽然也是动物,也有兽性的一面,但是人们会通过礼仪,去弱化兽性,弱化自己的贪嗔痴。
又因为吃饭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高频的行为,所以,通过“食”这种高频的事情来锻炼心性,能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吃相”这个词,原来是指吃饭时候的样子,但是后来却引申为一个人的处事行为。
因为一个人吃饭和做事都是基于心性,后来,吃相慢慢地与其人品挂钩。
马未都曾分享过这么一个故事:
一位父亲跟儿子及其朋友吃饭,吃完后,父亲跟儿子说:
“我觉得你这个朋友不可深交。”
父亲解释:从吃相能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你看他夹菜有个习惯动作,喜欢把筷子插到菜里翻上来,扒拉两下夹起自个儿的菜,根本不顾及别人,这种人就很自私。”
后来果不其然,这个朋友因利忘义,弃他而去。
所以,吃相很大程度上能见品相。
“吃相难看”更多的引申为一个人的品行不好。
比如勾践,他的吃相好吗?
众人都知道勾践卧薪尝胆、勾践尝粪的典故,认为他是一个能够忍辱负重,励精图治的一代霸主。
但是,人们不知道的是,勾践的这些行为表现早已反映出其人格的扭曲。这里的根源就在于心性。
看看勾践的吃相有多难看。
勾践灭吴复仇后却忘恩负义,两位功臣的结局是:一个逃亡,另一个被赐死。
范蠡看透了勾践的人品,明白“狡兔死,走狗烹”就是自己的结局,并劝文种跟他一起逃亡,而文种却不以为然。
后来,勾践真的要杀文种,他对文种说:
“我听说有志气的人不会担心个人的安危,只会担心自己的谋略能不能施行。你有七大谋略,我用了其中三个就把吴国给灭了,剩下的四大谋略,你去给我用在现在阴曹地府吴王的身上去吧!”
说完,赐给他一把剑,令其自杀。
当今社会吃相难看的人也非常多。
为了竞争,诬陷竞争对手;为了邀功,把集体的功劳占为己有;为了个人利益,背信弃义……
这些都是吃相难看的例子。
而从中体现出来的就是人品、心性的恶劣。
如何锻炼自己纯良的心性?
从吃饭开始锻炼吧,吃饭不讲礼仪、吃相不好的人,心性大多不会太好,因为他控制自己欲望的能力比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