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事件告诉和警醒了我们什么?

8月24日,网传温州乐清一女子乘坐滴滴顺风车失联一事得到当地警方证实。

8月24日17时30分警方接群众报警称其女儿赵某(20岁、乐清人)于当日13时,在虹桥镇乘坐滴滴顺风车前往永嘉。14时许,赵某向朋友发送“救命”讯息后失联。

8月24日17时36分民警用接警电话与滴滴平台进行联系,平台客服称需3至4小时提供查询结果,民警表示情况紧急后,滴滴公司同意加急处理。17时49分,滴滴公司回电称需要提供介绍信以及两名民警的警官证等手续,后民警于18时04分通过邮件发送至滴滴公司。18时13分,乐清警方收到滴滴公司发来的车牌(车牌号为川A31J0Z)及驾驶员信息。

8月25日中午,乐清公安通报称涉案女孩已遇害。

8月25日凌晨4时,警方将犯罪嫌疑人抓获,经初步侦查,该滴滴司机钟某交代了对赵某实施强奸,并将其杀害的犯罪事实。据犯罪嫌疑人交代,8月24日14时50分许,犯罪嫌疑人钟某将受害人带至淡溪镇杨林线山路时,对受害人赵某某实施强奸,并用匕首刺其颈部,致大量出血,随后将受害人抛在道路护栏外的悬崖下,驾车逃离现场。经法医初步鉴定,其死亡原因为右颈部动脉断裂急性大出血致死。

8月25日下午,浙江省道路运输管理局紧急约谈滴滴平台浙江区负责人,鉴于滴滴平台顺风车业务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浙江省道路运输管理局要求滴滴平台立即整改,整改期间暂停其在浙江区域的顺风车业务。

8月26日,滴滴出行决定,自8月27日零时起,在全国范围内下线顺风车业务,内部重新评估业务模式及产品逻辑。

一位乐清的林女士在事发前天下午曾坐过犯罪嫌疑人的车,从乐清虹桥到翁垟,司机将其带至偏僻处图谋不轨,林女士曾将此事投诉至滴滴平台。司机被投诉后,并未遭到平台严格调查和封禁,反而能够继续接单,给遇害事件发生造成隐患。

滴滴对此发表回应称:经核实,钟某此前背景审查未发现犯罪记录,是用其真实的身份证、驾驶证和行驶证信息(含车牌号)在顺风车平台注册并通过审核,在接单前通过了平台的人脸识别,但案发车牌系钟某线下临时伪造。


首先,对于该事件受害者遇难深表哀伤。女孩打扮漂漂亮亮的,对美好生活憧憬着、期望着。然而,一些王八蛋哪怕命不要,也得摧毁她们的美丽,真他妈操蛋。

接下来,客观谈谈一些观点。

滴滴公司“罪”在何处?

1.连售后问题处理和紧急事件处理都分不清;

2.滴滴在之前有奸杀空姐案件先例情况下,整改期,对于特殊紧急情况处理没任何改进;

3.出事之前,嫌疑人刚有骚扰乘客的投诉,也没引起重视;

4.出了空乘案件之后,为了避风头,滴滴把顺风车查看乘客资料功能关了,风头过了,又给打开了(因为不让看乘客资料,顺风车就没人拉了,有点类似微信推广期的原罪)。

滴滴应该在空姐遇害事件之后联合警方建立软件内一键报警的联动机制,乘客按了,直接司机信息、手机定位信息实时同步至警方,这没有任何技术门槛。


乘坐的士就绝对安全?

为了不被骂,直接给大家看实例:


乘坐出租车是完全随机而且不留下任何记录的,谁也不知道你有没有上车,以及上了谁的车——可怕的是司机也明白这一点,想想哪个更可怕?如果一个人坐传统出租车失踪了,一个城市几千上万辆都有嫌疑,警察追踪线索更难,破案更是难上加难。在找不到线索的失踪人口里面,我估计坐出租车被杀要占相当一部分。无论出租公司还是滴滴,都是概率。


警方有没有错?

滴滴拒绝了警方提供司机信息的要求,按照正常逻辑,你就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中国没有任何私营企业会拒绝警方的要求,警方真要办案,也不可能通过打客服电话去提要求。之所以被客服耽误时间,很可能因为当事警察没把这个事情当案子办。市级警察局有专门的网监部门,他们权限极高,基层警察完全可以上报市局处理。

举例,他们去洗浴中心扫黄时,会因为被前台小妹拦住没扫成吗?

可能有人会说,这种巨头企业真的有山头可靠。

朋友,半夜两点,CEO程某给神秘靠山打电话,“大哥,滴滴有个司机犯了点事,现在派出所追得紧,我只好动用大哥你,能不能帮忙把事平了……”幻想的剧情是这样的吗?


作为必须打车出行的人,如何做到相对安全?

1,如果晚上打车经过偏僻地区,比如往返机场和市区,只使用网约车,绝不选择普通巡游出租车(前面说了,乘坐出租车是完全随机而且不留下任何记录的,谁也不知道你有没有上车,以及上了谁的车——可怕的是司机也明白这一点,想想哪个更可怕?如果一个人坐传统出租车失踪了,一个城市几千上万辆都有嫌疑,警察追踪线索更难,破案更是难上加难);

2,司机用额外手机联系的,车牌和网上信息不对应的,坚决不坐,坚决不取消订单私下交易。;

3,设置滴滴紧急联系人,熟悉滴滴紧急求助方式;

4,一个人打车永远不坐前排。:

5.陪送别人打车时,上车的时候,当着司机的面,拿手机拍摄出租车车牌,然后叫对方到家以后回个电话,声音大些,让司机听到。 

尘归尘,土归土!


是谁导致了女乘客的死亡呢,既不是滴滴也不是警方,在家属发现情况不对想到报警的时候,说不定人已经被杀了。永远不存在完美的犯罪预防,社会可以提高犯罪的成本和风险,让犯罪分子受到震慑而动摇,但始终会有一定比例的傻逼,选择不管不顾铤而走险,谁都拦不住。


惋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