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读这本书的感觉不太好,虽然周国平先生是多年来我很喜欢的一位学者,他的书我也多多少少看过一些,这本却是个例外。
说起不喜欢它的原因,在我看来是因为此书是周先生之前文字当中的语段摘录,跟我平常的“摘抄本”好有一比。自己的摘抄好在还有个阅读检索的过程,最起码知道所喜欢的语句源自何处,借着记忆能想起一些来言去语。可是这本书中所选的语段,不说不精妙,读来也会引发一些思考带来很多启发,但是没有前因后果,感觉莫名其妙。这个感觉就好像吃已经剥好了壳的瓜子仁或蟹子肉,力是省了不少,但吃的乐趣所剩无几了,且味同嚼蜡!
如此不愉快干嘛还要读呢?原因在于这是暑假的一个“读书作业”,要求在指定书目里找一本书读,写一篇不少于千字的读后感。
因为这个暑假女儿高考结束,等录取结果、准备上大学的诸多事情搞得我心不静,再加上少有的暑热更是安坐不下来,于是在书目里找了这本看似好读的。这几天拿出来看,却是这样的感觉。真不知列书目的人到底了不了解此书?唉!